六七个月的婴儿可以把母亲体验为一个完整的客体,就是母亲出现的时候,他能够认出这是母亲。母亲的声音,服饰,化妆等改变,五六个月的婴儿都可以认出来,但是母亲带着口罩他就会感觉很奇怪,因为他识别母亲主要是识别母亲面部的三角区,就是两眼眉毛到口角之间形成的三角区。所以六七个月的的婴儿会用手去扯带着口罩的母亲脸上的口罩。
面容静止实验:Baby still face experiment
实验是是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主任Dr.Edward Tronick所做的非常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开始时就是一个妈妈坐下来和宝宝玩,宝宝大约一岁左右。然后,妈妈注视着宝宝(妈妈说着:“哦,我的小女孩。”小宝宝说:“是”),而宝宝也注视着妈妈。
这个宝宝开始把手指向另一个方向,嘴里说着:“那儿。”妈妈试着参与到宝宝的互动中,回头看了看宝宝指的方向。她们在合作的状态下一起玩耍,她们的情感和意愿(包括他们的语言)都是表达了她们想要一起玩。然后,实验人员提示妈妈转过身,不去回应宝宝。宝宝非常快速地识别出这个变化,然后她用了所有的能力,试着让她的妈妈“回来”。她冲着妈妈笑;她伸出手指向一边,因为她妈妈曾经会看向她所指的地方,(同时宝宝说了:“那儿”);宝宝将她的双手向上举到妈妈的面前,她对妈妈发出很大的尖叫声,在实验中,宝宝彻底地失去了耐心,情绪失控了。这时,妈妈“回来”了,(妈妈伸出手,握住小宝宝的手,安慰道:“哦,好啦,好啦。我在这儿,你在干什么呢?”妈妈微笑着说:“我在这儿。哦,是呀,我可爱的小女孩。”)
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分为好的,不好的和糟糕的三种情形。好(good)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事情发生在我们孩子的身上,但那些都是正常的事情,我们都是这么对我们的孩子的,都是这么做的。不好(bad)的是,当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婴儿无法自己克服这些情况,终究当“静止的脸”停止时,妈妈还会和婴儿再玩起来。糟糕(ugly)的是,你没有给宝宝任何机会让宝宝再回到好的情境中,没有修复的机会,他们不会有什么变化,他们就卡在那个糟糕的情境中了。
意向运动:婴儿在六七个月时,手的抓握指向是非常准的,指什么地方,就抓到什么地方。说明他的大脑是想着那个地方的。如果是四五个月的孩子,他指的地方不一定是他大脑想的。
克莱因理论讲孩子需要保留理想化妈妈的形象。并且把内化坏妈妈产生的感觉叫做被迫害的感觉。
过渡性客体:孩子想妈妈时,用一些玩具,比如吸吮手指的动作等,使得他的妈妈能够和他在一起。但是如果妈妈一直不出现,这些东西都会失效,他可能会对这些代替妈妈的玩具产生愤怒的感觉。比如狠狠地扔玩具,咬玩具,摔玩具。
探索性玩具和依恋性玩具
想睡觉就更接近于依恋,如用一个毛绒玩具来代替母亲,这就是过渡性客体的使用,选择依恋性玩具比较合适。如果选择的玩具跟探索行为相关,那宝宝肯定睡不着,睡觉的玩具通常要让宝宝感觉温暖,能想起妈妈,能抱着,能和他讲话的。这种玩具才能够帮他睡觉。
妈妈生病对孩子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分离,很小的孩子他会感觉在失去妈妈,在体验丧失。
温尼科特认为小孩子最早的思维基本就是妄想。这种想象和他不能识别一个整体的母亲,不能去整合母亲有关,所以有特别多的被迫害的妄想。过渡性客体起到转换作用,帮助婴儿从一个可怕的被迫害妄想变成一个可以想象的好的形象。
依恋模式是会改变的,小时候安全型,长大有一半变成不安全型的了。即便你的父母对你很好,你长大到了外面的环境中,有一半机会留在安全型里,一半机会变成不安全型。反过来不安全型也会变成安全型,大概比例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