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刚刚毕业满一年,有稳定的工作收入,终于可以挺直了腰杆不再问父母要钱,看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也能能力购买。有未来可期的热情,即便是在社会上踩过几个坑,也渐渐褪去了少年人天下我有的豪气,但依旧拥有想要去改变社会的热忱。
在24岁这一年,我做了一个决定,也逐渐认清了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
在念书的时候,我一直的目标都是进一个大公司,有一份体面稳妥的工作,所以当我大四拿到一个世界五百强的管培生offer的时候,我心动了,更何况,这家公司还是行业内排名第一的龙头企业。
外企的工作总是自扫门前雪,在这家公司工作的一年时间内,我勤勤恳恳的工作,除了完成比普通员工工作量更多的工作外,还主动向领导申请了一些report自己做。新人,总是满怀热忱,希望自己能多做一点,多学一点。
但其实,工作的过程中,我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很多挫败感。同我的大学专业完全不相干的行业带来了太多陌生而繁杂的信息,琐碎而庞大的工作,很快就让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不敢相信,以管培生身份入职的自己竞差到比普通的同事还不如。所幸我一直不是一个只会悲秋伤春的小姑娘,尽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但是我一直不断的常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从图书馆借来专业性的书籍阅读、厚着脸皮不断向有资历的同事请教、花更多的时间去加班完成工作、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方法,寻找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来管理时间等等。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我的工作上,以至于颈椎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晚上回家也总是疲惫的躺在床上刷淘宝,烦躁的时候,我甚至想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拒绝和旁人交流。
烦躁中,唯一没有停止过的,就是思考。
我不断的质问自己: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现在的工作能带给你什么?是应该选择辞职,还是应该在这条路上坚定的走下去?
可是这样的问题,我常常给不了自己答案,最后只能默默的哭一场发泄,然后给自己重新打气:明天一定要按照新的工作方法,高效工作,杜绝失误,早点下班~
虽然我常常给不了自己所谓的答案,但思考从来都不是一套无用功。在一个量的积累之后,我终于决定辞职。我一直都相信自己的这个决定是:无数个理智思考之后的感性冲动。也就是说,其实不顾一切选择辞职的这个决定看似是我的冲动使然,其实是我过去一年多不断抽丝剥茧的理智思考的必然结果。
思考后我得到了几点体会:
1、你要找到一个属于你的朋友圈子
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对公司缺乏认同感。总是能够感觉到自己和周围人不同,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思考方式上,也许是同事们都已经有稳定的家庭,居住在二线城市也渐渐失去了奋斗的心。不愿意去在朋友圈分享太多公司的信息。所以和同事的交往中,我通常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收获,大家事业上聊不到一起,生活中他们经常看的国产电视剧我也没有兴趣,我喜欢的美剧也没人看。同事们平时关心的娱乐八卦我仅仅处于了解即可,并没有太多谈论的兴趣,而我平常关心的科技热点什么的同事都不关心。所以后来,我想去寻找能够和我共同交流的小伙伴,能够给我带来新的观点或者脑洞的小伙伴。
2.大不了一份工作
工作中,我经常逃避和老板的争论,很多时候,我都选择默默的退让一步。工作量太大,和老板沟通无果,我选择默默忍耐。后来辞职的时候我终于明白,大不了一份工的意义。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就不要轻易因为一份工作改变自己的初衷。比如说我觉得坚持本心是正确的,做我能够获得乐趣的事情,而不是勉强自己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场景中苦苦忍耐,只为能够获得老板的青睐。何必呢?人不就是应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吗?如果你轻易的因为一份工作或者一个人选择妥协环境,那你可能会失去一个独立的品质或者一个独特的性格。世界这么大,如果这个地方这个老板不适合你,就去找一个新的环境吧,总有一个你会遇到一个和自己match的工作,或者比较match的工作,肯定会比现在强。如果你轻易的妥协或者轻易改变自己,也许等待你的,是你最怕的平庸。
思考了很多很久,慢慢才发现,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财富,哪怕你最终没有达到你想要的那个高度,但起码沿途的风景曾经让你领略到快乐和满足。每一次的成功和失意都构成了你独特的人生。
我对这一次的辞职,不会后悔,不管老同事过的有多么滋润多么得意。因为我知道我放弃的不是一份高薪,不是一个名企的平台,更不是一个管培生的光环,我放弃的,是那样一份失去自我的人生轨迹。我不想成为一个伟大企业中兢兢业业的螺丝钉,我不想失去我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大脑,我不想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沦落为一个旁观者,守着一份无法变迁的传统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