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咸甜,不管在海峡的这头还是那头,粽子都能变换出不同的滋味,连同那个城市的记忆一起,杂糅进形状各异的粽叶和配方不同的内涵里。
我对于糯米制品的喜爱,是近乎痴狂的,其中当然包括粽子,无论咸甜。
可从小生活在湖南最南方的我,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是从来不知道咸粽的存在的。
我们那儿的粽子就是很简单的碱水粽。小的时候有两次在乡下的亲戚家过节,到包粽子那一天,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晒谷坪上,看亲戚搬两个大大的木澡盆,一个装着前一天晚上泡好碱水沥干后有点泛黄的糯米,一个放着洗刷好的透绿的箬叶。每每想像大人一样把手伸进粽叶盆里拿两片来耍,都会被麻溜儿地打回去,说,小孩子小心割到手。
有的时候碱水米里会加一点白色或带紫皮的饭豆,也是家乡做糯米饭的常备食材。
我还是假模假式地包过两回粽子的。两片箬叶卷成斗笠模样,往里头填碱水糯米,填平之后笨手笨脚的我就不知道如何应对了。一边的亲戚倒是很熟稔地卷成了三角模样,再沿纹路扯下一条做蒲扇的棕树叶扎好。
刚包好的粽子用碱水煮完后再上蒸锅蒸,出笼的那一刹那最是期待。单纯的糯米混合着青箬叶的香气扑面而来,就是我记忆里最原始的粽米香。端一个小碗里头舀两勺白糖,用筷子支好的碱水粽在里头打个滚,就又跑去晒谷坪上吃粽子了。晶莹的白糖化在刚刚出笼的粽子上,口感变得很奇妙,一边是烫口的软糯,一边是融化的甜蜜。
之后就没有在乡下过端午了,家里的亲戚也都搬到了城里,偶尔有那么几串从乡下来的熟制碱水粽,也是需要二次上锅蒸的,早已没有了刚出锅的那股新鲜劲儿。
成年了我才知道,原来大多数的南方粽是带咸口儿的,而挨近广东的我们竟然像北方人一样,吃着朴素的碱水粽,蘸着白糖或是蜂蜜,口感极其的南方。
后来每到端午家里也会买一些速冻或是真空包装的肉粽,带着大把大把的酱油和防腐剂,少了很多本身的粽子味道,也就没有什么惊喜了。
去到南宁念书的时候,很惊讶的是广西人一年四季都会包粽子吃。过年必须吃粽子,端午少不了粽子,平常去水街走一遭,也是大大的粽子像挂烧腊一样钩在架子上来卖。
每年寒假返校,宿舍唯一的广西舍友总会带几个比我手掌还要大的粽子,是壮族人特有的黑粽粑。用草木灰水浸过的糯米带着黑灰色,相比于我们的小苏打碱水化工味,他们的碱水更加自然。
室友家的粽粑通常放脱了皮的绿豆,一大块五花,有时还会有板栗,四角形的粽粑用刀切块来分食,谁拿到中间带有五花、绿豆糕和板栗混合的那块,真是幸福感爆棚。
爸爸的广西战友偶尔在过年也会带来一些广西粽粑,我妈那个在厨房都依然干练的女人,第一次见广西的巨型粽,也着实吓了一跳,说这一个得有好几斤吧。
再到后来,我去到台湾,每到传统节日的时候一个人就格外凄凉。刚到台湾没两天就遇上元宵,本来是团圆的日子,我怕孤单就跟香港同学去了平溪放天灯,再到端午的时候,还在想着一个人如何打发时间,就接到学伴的电话,说从家里给我带了几个粽子。
那种在异乡的孤独感在几个湖州粽的香气下顿时消散,学伴家人是外省人,每到端午都会去台北的南门市场采购一些湖州粽。其实后来吃到台湾粽觉得口感比湖州粽要丰富许多,但就如许多外省人偏爱南门市场的金华火腿一般,裹着咸蛋黄和瘦肉的酱油咸粽和猪油红豆甜粽,在他们看来,就是对岸回不去的味道。
糯米是台湾小吃中的主角,总能在台湾的街边夜市和小巷门店里看到各种糯米制品,无论是筒仔米糕、猪血糕、鸡翅包饭,还是大陆人最熟悉的大肠包小肠。都说吃在台南,当我去到府城的时候,也是游客一般地尝遍了安平的豆花,度小月的面,还有鳝鱼面线和棺材板。照着大家自由行的路线走着,并没有吃出什么特别感。
离开台南是清晨,路上惯常冷清。跟即将带我们南下的司机师傅聊天,说这两天没吃到特别满意的东西。他说,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在得到肯定答案后,他随即改道去了劉家肉粽,带我们一人买了一个大肉粽。汉堡盒一般的饭盒里头躺着一个剥好的大肉粽,浇着酱汁撒了花生粉再点缀几瓣芫荽,第一次把粽子吃得这么有仪式感。
劉家的肉粽里,除了五花,还有咸蛋黄、香菇和海米,有点像嘉兴粽的做法,但又因为有秘制酱汁的点缀,口感层次丰富了许多。司机师傅一边叮嘱我们慢点吃,一边说,下次来吼,啊你们还是要去我们台湾人多的地方,保证好吃啦。
当后来可以不用去到江浙也能轻易吃到五芳斋之类的嘉兴粽的时候,还是会偶尔想念那个清晨,台南街头的劉家肉粽。
工作之后我来了深圳,没有什么特别的深圳味道,但却总能在这个移民城市,轻易吃到天南海北各种味道。每天中午一起吃饭的同事里有两个都是潮汕人,偶尔会带两个自家包的粽子来,我总是两眼放光地盯着他们妈妈做的粽子,等待如同开光一般的打开时刻。
潮汕的粽子,糯米是粒粒分明不拖泥带水的,五花的肥肉化进了糯米里再穿过发过的干香菇,带着香气;沙沙的咸蛋黄配上脆口的花生米再加上没有脱皮的红豆,一口粽子下去,得比其他粽子多嚼上几口。没有了其他肉粽的浓重酱油,潮汕的粽子更能清楚地看到内涵,也多了几分坦白的素雅。
听说潮汕还有一种老妈宫粽球,在一个粽子里混合了咸甜,真是挑起了我无限的好奇,一定得试试。
原本以为童年时从锅里刚拿出来的碱水粽就是端午的所有。流连过这么多城市之后才发现,
无论咸甜,不管在海峡的这头还是那头,粽子都能变换出不同的滋味,连同那个城市的记忆一起,杂糅进形状各异的粽叶和配方不同的内涵里。
长久的历史过往,食物代表着你从哪里来。而今,食物代表着我们想要去到的地方,成为什么样的人,将开始一段怎样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博@Florence_Xie)
间歇生活微信号:florence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