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幅漫画,很有意思。
蝴蝶问毛毛虫:“哥们儿,你在茧里的时间,是不是不够长啊?”
毛毛虫回答:“呃……里面超无聊的嘛。”
可以看到,左边是一只蝴蝶,身姿妙漫,颜色亮丽,翅膀舒展,非常漂亮。
而右边的毛毛虫呢,一身的青绿色,胖乎乎的,背上还长着一对小小的翅膀,看上去特别可爱,但它其实已经不是毛毛虫了,它是一只没有发育完全的蝴蝶!
我们都知道,一条丑陋的毛毛虫要变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必须经历一个千辛万苦的化蝶过程:从卵孵化成幼虫,幼虫经过几次蜕皮,慢慢成熟。然后变成蛹,用几条丝将自己固定在隐秘的角落。蛹成熟后,要破开硬壳钻出来,再经过一定时间使翅膀干燥变硬,翅膀舒展开后,蝴蝶才能自由地飞翔。
但是,在化蝶的过程中,如果有人见不得破蛹的“痛苦”,出手帮它剪开硬壳,用外界因素使它变“轻松”,蝴蝶少了一个冲破束缚的过程,它就不能成蝶,余生只会带着萎缩的身子和扁塌的翅膀爬行,永远也飞不起来……
每一只会飞的蝴蝶在每一个阶段,都要经历巨大的痛苦,才能进阶下一阶段。世间最美丽的蝴蝶,背后都有着最深的痛。
其实人也一样。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需要一个动态的、独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会发展并完善出相对稳定的人格,整合自己的内心冲突,一步步走向自我实现。自我的发展就是一个从平衡到失衡,再从失控到重新掌控的过程。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创造出完整的、成熟的自我,成为人生赢家?陈婕君在《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里,给出了答案。
陈婕君,美国麻省心理咨询师,年纪轻轻,就被被壹心理评为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心理学家之一。
在这本书中,陈婕群通过心理学知识,引导人们从心理层面真正认识自己,并自我发展;帮助人们分析人生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每个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可塑性,都有着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人生,会陷入不同的困境,有着不同的焦虑,很多25~40岁的人都会面临一种“泛中年危机”的状态。
这个年龄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成年初显期、成年转型期、成年中期。
成年初显期是指介乎青少年和成年之间的过渡阶段,通常指20~28岁之间,介乎于青涩和成熟之间,就像是蝴蝶的幼虫时期。
这个阶段最大的困扰是探索和成长,青年人这时会开始思考人生,想弄明白“我是谁”,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再做乖乖仔。如果在这个阶段可以完成自我整合,像蝴蝶幼虫那样,经过几次蜕皮,慢慢成熟,日后便可以拥有独立人格;否则,成年之后认知出错,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巨婴。
成年转型期是指30岁左右,经过初显期的探索,来到“三十而立”的年龄段。你在工作上刚刚站稳脚,你刚刚成家,你开始独立,可以掌控自我。这时候的你,就像那只蛹一样,躲在角落暗暗发力、成长。
这个阶段的问题是,你是否能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站得是否够稳。你要对之前的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规划将来。如果自我发展不够完美,你要有勇气试错,寻求突破。否则会给下一阶段带来灾难。
成年中期就是成年之后。40岁的中年人情况最严重,人到中年,往往面临更多的人生挑战,裁员、赡养老人、孩子教育等等问题都涌现出来,很多人会觉得力不从心,觉得生活在重压之下开始失控。
其实这些失控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积少成多的过程。究其成因,是由于你在年少时,没有注意培养重要的能力,比如意志力、坚韧的品格、良好的判断力、自控力等等,每一个阶段的发展不完善,都会影响后续的发展,造成中年危机。
这个发展的过程,就像漫画里的蝴蝶一样,需要用内在的动力去冲破外在的束缚。如果动力不足,这一过程就会变成内心的冲突,引发焦虑,进而像漫画中的毛毛虫一样,不能化蝶。
以上是《可塑的我》一书中关于自我发展的部分内容,其他内容还包括事业管理、人际关系、重塑生活、心理基因、情商发展、心理健身共七大模块,可以说涵盖了人生各阶段、各方面的知识,帮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完善思维体系,解决所有已出现的、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堪称“人生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