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红头文件”满天飞,啥事都套发红头文件,让基层苦不堪言。随着整治文山会海的推进,文山会海作为困扰基层的“老大难”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力整治,有所改善。但也有个别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出现各种变通方式,红头文件倒是少了,但更多的白头文件让基层负担不降反增。
这些“白文件”,虽无红头的醒目标识,却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威力”。它们往往以内部通知、便签等形式出现,看似低调随意,实则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性。“请务必于 XX 日前完成 XX 任务,出了问题严肃问责”,“该项工作是某某书记、某某局长主抓,时间紧、任务重,请大家务必于X日下班前交”等等这样的话语在“白文件”中屡见不鲜,基层工作人员面对此类“白文件”,丝毫不敢懈怠,因为背后可能关联着考核与问责。
“白文件”泛滥,危害不容小觑。基层干部的精力被大量消耗在应对形形色色的文件上,而且在“白文件”下发的工作好多都是重复的,比如某交通联席办公室一个隐患排查要重复发十几次隐患排查,重复的工作不仅不能提供工作效率,反而让基层疲于应付,真正用于服务群众、推动实际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被严重挤压。长此以往,不仅基层干部身心俱疲,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更会影响到民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与支持。行政资源被无端浪费在这些不必要的文件流转与处理上,增加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能。
“白文件”为何会增多?一方面,部分单位和人员的观念仍未转变,认为发文就是工作,文件数量就是工作成果的体现,于是在“红头文件”受限后,便转向“白文件”寻求“存在感”。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对于“白文件”的规范与管理存在漏洞,使得其有了肆意生长的空间。
要杜绝“白文件”泛滥,需多管齐下。首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以实干实绩为导向的政绩观,让各级部门和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工作的好坏不是看文件发了多少,不要一味的留痕、开展形式主义,而是看问题解决了多少,群众满意度提升了多少。其次,细化相关制度,明确各类文件的适用范围与审批流程,将“白文件”纳入统一管理,设定严格的发文标准,杜绝随意发文。最后,强化监督问责,对于违规滥发“白文件”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说一千道一万,只要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增强本领,扎扎实实做事,形式主义的文山会海及其变种,就不会有生存空间,广大基层干部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走向群众中,切实为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