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常人畏果,圣人畏因.
一,上党的地理位置
上党郡分为韩上党/赵上党/魏上党.
韩上党由三座山脉围着,东边是太行山脉,西边是太岳山脉,南边是王屋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而赵上党则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毫无疑问,赵取韩上党之地是上策.
二,如果坚持廉颇守之,情况如何
战争是考验的不是仅仅是武将和士兵,而是两国的经济实力.
玩过帝国时代的电脑游戏都知道,一开局就必须种田,没有吃的,谈不上发展科技.
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资治通鉴·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打了3年,赵国人45万精锐坚守在上党险要位置,这45万人去打仗就没办法种田,收获甚少.赵王怒廉颇.
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 《资治通鉴·长平之战》
赵秦两国玩起了木头人游戏,谁先动谁先死,而赵国国力又不如秦国,如果一直守着,也是饿死.
三,战略重于战术
赵国的战略:以战止战,速战速决.战略无疑是正确的.
赵国拖不起,但是秦国也同样,但是比赵国强点.赵国属于四战之地,而秦的粮仓有汉中和蜀地天府之国,地势险要,不容易受战争侵扰.
请听题:"赵王换李牧上,能不能赢"
所谓的赢,就是让秦国退兵,且赵国守住上党.
答案是:"不行"
任何一场战争本质上都是外交战.
地球上目前最热闹的地方是叙利亚,叙利亚战争打了整整7年,目前还没看到结束的迹象.叙利亚的战争是否能结束并不取决于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而是取决于美俄土伊以.地球上的任何一场战争背后都有大国的影子和周边势力的渗透.
长平之战,这是一场从头到尾都在看周边国家脸色的战争.
魏国:
秦昭王担心赵国合纵魏国,就对魏王说等打完赵国就把垣雍割给魏国。垣雍这个地方对魏国来说非常重要,在魏国的国都大梁的上游,控制了垣雍,就可以随时发大水淹了魏国国都。
齐国:
长平之战前,齐闵王进行了灭宋等一系列侵略战争,各国对其表示严重不满,再加上苏秦的游说合纵,导致五国攻齐,齐国险些亡国。。。赵惠文王十五年,赵国更是帮助燕国大破齐军。这一次,联军攻破齐国的都城临淄,把齐国几百年的王宫,供奉齐国先祖的宗庙,还有街衢房室一把火焚烧干净,把齐国的钱粮珍宝洗劫一空。
楚国:
你赵国得了好处,却要别人出钱出力,流血牺牲帮你去打架,保护你劫来的东西,天下有这道理吗?会有这样的傻子吗?楚王不傻。
试想下,外无援助,内有饥荒,就算是李牧包围了秦军,难道魏国会袖手旁观?另外秦军不缺粮,可以死磕到底,那么达不到赵王以战止战的目的就是失败.
赵国不缺优秀的将军,缺的是优秀的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