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早上七点半闹钟一响就条件反射爬下床,洗脸刷牙时眼睛都是闭着的。掐着点到了公司,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六点打卡下班,地铁上左手抓着杆子,右手拿着手机,摇摇晃晃挤在人群中。到家时刚好外卖也送到,吃完晚饭洗完澡躺在床上,开始刷刷微博玩两盘王者,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你觉得这是正常的,每个上班族都是这样,你不觉得无聊,在这样的生活中怡然自得。你不想去改变,觉得这样挺好,再多一点麻烦都不愿意了,向这样的生活妥协并开始慢慢习惯。
人生在设定好的规则内运行着,说着一样的话,做着一样的事,重复着同样的喜怒爱乐。
你渐渐习惯了这一切,像温水里的青蛙。
于是你自我催眠着: 反正人生没有意义,怎么样做都大同小异,为什么要去想那么多,去折腾那么多。
然后你开始加强自己的认定: 周围的人都和我一样,我又为什么要追求不同。
你也许很努力,你也许也很自律。
你也许不懈的奋斗着,也从不停下前进的步伐。
但你却忘了一点,你再努力也是在自己原有的圈子里打转,这是种可怕的重复,更是一种催眠式的反复。
当有一天你大梦初醒,只能安慰自己,我过了极努力的一生。
在心理舒适区里,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舒服,放松,稳定,可以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不习惯,感到别扭。比如用惯右手写字的人,请他用左手写字,他会觉得不适应。在他的心理舒适区里,他用右手写字更舒服。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做改变的,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去克服心里的舒适区。你去习惯那些你不习惯的事情,去感受那些不安全感。
长期处在舒适区里,人就会变得懒散,倦怠,久而久之就会感到迷茫。对现状充满着一定的满意度,既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也不会主动的付出努力。所有的行为,无非是在保持舒适的感觉罢了。
有人说在公司里待了一年了,也没有进步。他忘了自己每天上班就是在刷微博。有人说我就是易胖的体质,喝水都会重一斤,他忘了自己躺在床上吃薯片的画面。有人说单身这么多年还找不到对象,还在说现在有趣的灵魂稀少,他忘记了自己每天窝在家里,不出门,自己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舒适区给人们带来的舒适感甚至会麻痹自我,产生优于别人的感觉。
所以别再说现在有趣的灵魂太少了,你自己先做个有趣的灵魂再去评价别人吧。先跳出舒适圈,停止说那些无意义的抱怨的话语,真正去做些事情,活出你现在年龄该有的样子。
当然跳出舒适区,改变现状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当然这也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你想啊,为了减肥,每天去健身房打卡,有氧做一个小时,对于平时习惯躺沙发上吃垃圾食品的人来说,是多么痛苦。为了扩大交际圈,去参加公司的团建活动,对于平日宅在家里不出门的人来说更是无法融入到他们当中。
奋斗的年纪不要选择安逸,但奋斗的同时更不能忘记思考复盘,跳出原有的框架。
安逸的生活,看起来很美妙,但实际如同地狱。虽然它没有上刀山下油锅,但它会慢慢毁灭你上进的心,奋斗的思想,让你的生活味同嚼蜡。
有多少人为了能进步,能让自己自己变得更好,独自在外地打拼,忍受着孤独寂寞,下雨没人送伞,开心没人分享,难过没人倾诉。人生就是这样,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该奋斗的年纪不要选择过安逸的生活。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但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只要努力,总能看到希望,相信自己,从改变自己生活中的习惯开始,放下无聊的泡沫剧,拿起几本书,来充实自己。走出舒适区,去挑战自己。
有人说,没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年轻时吃的苦,都会成为你未来的路。
人并不能完全的了解自己,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真正想去做什么。所以趁年轻,不断地去尝试,去接受新鲜事物,慢慢去找寻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要害怕外面在下雨,你却没有伞,淋着雨跑过两条街道,你并不会被雨水淋到全身湿透。不要害怕吃苦,年轻人身体硬能扛得住。这些吃过的苦,会丰富你的人生阅历,会照亮你前行的路,这都是你的人生筹码。
从「我妈想让我成为的样子」变成「我想成为的样子」,人的一生都是在做修正,这个过程很难,也很漫长。也许还没有成为那个你自己,但千万不要放弃啊。
真正的精进,永远不可能在舒适区;彻底的自我革命,更不可能存在于温水里;真正成长的过程是不断跃迁的过程,跳出一个个“舒适区”,让那催人入睡的呓语进不了你的耳吧。
跳出舒适区,才能破茧而生。
那通往未知自己的路上,就算只有一道透着光的门缝。追寻着这束微弱的光,也能与下一次未知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