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僧侣与哲学家》,其实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因为可以同时从多个视角看这个世界,佛学的视角+哲学的视角+心理学的视角。然后,再回归到自我的视角。
如何区别“历史性的见证”和“科学的证明”?阿维勒的角度是:一件事情,是否因为看见了、知道了,就可以说它是真的存在。马修的角度是:我来了,我看到了,我知道了。
(马修的角度很凯撒呢~)
在对谈中,父子二人共同梳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脉络。阿维勒认为:所谓的心灵不过是这些(神经)机能的组合,最多也就是一种反映、一种副现象,是附加在这些机能之外,但是无法对这些机能产生影响。 马修认为:科学无法接受一个非物质的意识,因为在定义上,这种意识无法用任何物理性的方式来测量。
通过无私、谦虚、高贵等非凡人格而达成高度心灵发展的人士,似乎能够感应到超自然现象。
马修指出:佛法不认为有任何不朽的个体,而是认为有一种不断在变化的连续状态,一种互相依赖的状态。“轮回的存在是唯一能够证明非物质意识的事实,即意识的持续性”。 他讲了几个亲身经历的例子,他本人未开口,导师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包括转世灵童寻找的过程。阿维勒也同意:通过无私、谦虚、高贵等非凡人格而达成高度心灵发展的人士,似乎能够感应到超自然现象。
“当信仰离开理性,就变成迷信,当信仰背叛理性时更甚之。但当理性与信仰合并时,就能够防止理性变成一种纯粹知识性的游戏。”
针对“超自然现象”,父子二人发生了争执。阿维勒坚持认为:唯一真正的证据就是抛开任何主观经验的独立证据。因此马修的经验不可作为证据。马修则提出安德烈•米高的观点加以佐证:当信仰离开理性,就变成迷信,当信仰背叛理性时更甚之。但当理性与信仰合并时,就能够防止理性变成一种纯粹知识性的游戏。
在这次争辩的最后,阿维勒勉强同意:跟比较不正统的方式接近佛教的嗑药嬉皮比起来,马修见证的可信度只不过稍微高一点。而马修对自己的信仰则有非不寻常的坚定性:“硬”的科学,也就是需要可复制性证据的科学,目标其实不是要解决形而上的问题,也不是要让生命更有意义,而是希望用更准确的方式来描述物质世界。他再次重申了“修行”的重要性。
** NOTES**:
- 马修:修行的生物也有它的规则,修行在心中所带出的深沉信仰力量,可以和物质世界进行的实验相当。从一个纯粹修行的观点来观察新的本性,所带来的确定性等同于观察一个因地心引力而坠落的物体。
- 历史见证与科学证明会是一个持续的话题。犹如对生命本身的探讨:生命究竟是只有一次,还是一个持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