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 “做事 得有原则!”而实际上,通常是原则制定人亲自引领打破它!
听起来很有道理,可经不住细品。生而为人你会在不同时段面临很多不同的事情,甚至同一类事情可能会在不同的时段发生,但面对的人可能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你当初的原则还一样坚持吗?
记得正直年轻气盛的大学时代的我,自认为是正义的化身,看见什么有损功德的事情发生时总会挺身而出。有次在一个公交车站等车,一个阿姨带着她的五岁左右的孙女本来排在等车队伍最尾端,看见车来了推着孩子的背往前挤。到我跟前时我不让,她还特别理直气壮的说我不尊老爱幼。我很理直气壮的反驳她,“四五十岁算老人吗?看样子都快读小学的孩子还是幼儿吗?”
她又说“哎呀,孩子不懂事硬要往前冲我也没办法。”最终她们还是冲到了前面去。
背后有不少人小声议论“还说娃娃硬要往前冲,一看就是她推着孩子冲,也不怕教坏了孩子!”
而今天当我老妈拉小侄女左拐右拐的往人前冲时,我只嘱咐到“慢点,小心点。”我曾经也劝过老妈,可她却因此和我生了很久的气“规则是你们年轻人该遵守的,我都一把年纪了还要和你们一起耗吗?我身体又不好,娃娃这么小,你还不心疼我们,我们自己心疼自己!”想想也是,又不是多大的事,再想想“孝顺”二字,我就任由她去了。
以前的排队乘车原则就这么不知不觉中扯破了。
每次说到去吃自助餐时,总有朋友好心提醒我们“要记住吃自助餐的六字原则哦--扶墙进扶墙出”
饿得扶着墙进去,撑得扶着墙出来!
这是什么原则?
作死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的结果是伤身体,这种“原则”破了他又如何?
有时候当你听到“原则上…”这个词一出来,有人想的是“必须达到什么程度!”当你按原则去完成的话后果往往差强人意,甚至可能吃力不讨好。
也有人想的是“这事儿可变通”,立刻就想到了对应之策。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往往双方都松了一口气,甚至会说“幸好…”
当你达不到“原则”的条件,就不得不破;当你有足够的对立条件,就可以随心所欲的破。
由此可见,某些“原则”的存在就是为了因时因地打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