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1、
青年:心灵和身体会有联系部分吧。
哲人:理性和感情、意识和无意识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冷静地人不会因被冲动驱使而大发雷霆。我们并不是受感情这一独立所左右,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青年:不,这不对。只有把心灵和身体、理性和感情、意识和无意识这些因素明确区分开来进行考虑,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这不是理所当然的道理吗?
哲人:当然,心灵和身体是不一样的存在,理性和感情也各有不同,而且还有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这些都是事实。
但是,当对他人大发雷霆的时候,那时“作为整体的我”选择了勃然大怒,绝不是感情这一独立存在——可以说与我的意志无关——发出了怒吼。在这里,如果把“我”和“感情”分离开来认为“感情让我那么做或者受感情驱使”。那就容易陷入人生谎言。
青年:您是说我对服务员发火那件事情吧?
哲人:是的。像这样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做“整体论”。
……
哲人:我上次应该说过这样的话——“想要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
哲人:上一次,作为解决人际关系烦恼的处方,我谈到了课题分离。
但是,人际关系并不止于课题分离。相反,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2、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青年:……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
哲人:如果只回答结论的话,那就是“共同体感觉”。
……
哲人:……如果他人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做共同体的感觉。
……
哲人:也就是主张共同体并不是我们普遍印象中的“共同体”概念所指的既有范围,而是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
哲人:就像我一直说的那样,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反过来说就是,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
青年:的确。
哲人: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
青年:社会的最小单位?哎呀,是家庭吧。
哲人:不对,是“我和你”。只要有俩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
要想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
青年:以此为起点怎么做呢?
哲人: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3、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青年:……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自私任性的人
哲人:的确,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物的一般印象就是这些。但是,还必须再加上一种类型。实际上,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青年:为什么?
哲人:请你考虑一下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系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青年:那么,也就是说想我这样非常在意别人评价的人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吗?虽然如此竭尽全力地在迎合别人?!
哲人:是的。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系,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青年:但是……
哲人:上一次我也说过。有人认为你不好,那证明你活的自由,或许从中感到以自我为中心的气息。但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不是这一点。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
哲人:不仅仅是你,凡是执著于“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必须把“对自己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青年:……不是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只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如果把我的人生看作是一部长篇电影,那主人公肯定是“我”吧,那么,把摄像机聚焦到主人公身上又有什么错呢?
4、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哲人:请按顺序想一想。我们首先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
例如,学业、工作、交友,还有恋爱和结婚等……
哲人:而且,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这种认识并没有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世界的中心。“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
哲人: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他们甚至会认为:“大家都应该为我服务,应该优先考虑我的心情。”
青年:就像王子或公主一样。
哲人:……他们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进而越位到“世界的主人公”。因此,在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总是会想:“这个人给了我什么?”……这种期待并不会每次都能被满足,因为“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
哲人:……抱着自己位于世界中心这种信念的人很快就会失去“朋友”。
……
哲人:刚才所说的“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也是一样,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青年:我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作为道理大体能明白,但为什么一定要特别意识到“不是世界的中心”呢?
哲人:……我们都在寻求“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青年:积极地参与?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哲人: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不是去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青年:您是说只有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
哲人:是的。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5、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哲人:(对于共同体)……当前我们可以理解成共同体范围“无限大”。
……
哲人:的确,宇宙很难立刻想象出来。但是,希望你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而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属于更大的共同体,例如国家或地域社会等,而且在哪里都可以做出某些贡献。
……
哲人:……人绝不会,也不可能离开共同体“独自”生活。
青年:您是说要在买面包的时候空想这么多?
哲人:不是空想,这是事实。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或公司等看得见的存在,也包括那些看不见的联系。
青年:……我们在寻求归属感的时候,理所当然地回去关注更小的共同体。
哲人:你说的很深刻。那么,请你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应该意识到更多更大的共同体。……
哲人:那么,假设你是学生只看到“学校”这个共同体。也就是说,学校就是一切,我正因为有了学校才是“我”,这之外的“我”根本不可能存在。
但是,在这个共同体中自然也会遇到某些麻烦——受欺负、交不到朋友、功课不好或者是根本无法适应学校这个系统。也就是,“我”有可能对于学校这个共同体不能产生“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青年:是的、是的,非常有可能。
哲人:这种时候,如果认为学校就是一切,那你就会没有任何归属感。然后就会逃避到更小的共同体,例如家庭之中,并且还会躲在里面不愿出去……但是,在这里希望你能关注的是“还有更多别的共同体”,特别是“还有更大的共同体”。
青年:什么意思呢?
哲人:在学校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而且,我们都是那个世界的一员。如果学校中没有自己的位置的话,还可以从学校“外面”找到别的位置……一张退学申请就可以切断联系的共同体终归也就只是那种程序的联系。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
青年:哎呀,道理上也许是如此。但是,跳到外面去很难。就连退学这种决断也没有那么容易。
哲人:是的,的确不简单。这里有需要记住的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
哲人:……如果按照“人的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的话,你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如果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那就可以正面拒绝。
青年:但是,与眼前的老师唱反调应该相当困难吧。
哲人:不,这也可以拿“我和你”的关系来进行说明,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时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青年:您是说既要拥有共同体的感觉,又要选择自由?
哲人:当然。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6、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青年:不可以表扬?
哲人:当然,同时也反对体罚、不认可批评。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青年:究竟为什么呢?
哲人:请你考虑一下表扬这种行为的实质。例如,假设我赞美你,说“不错嘛,你做得很好”。你不觉得这种话有些别扭吗?
青年:是的,的确会感到不愉快。
哲人:为什么感觉不愉快呢?你能说明一下理由吗?
青年:那句“不错嘛,你做得很好”中所包含的俯视般的语感让人不愉快。
哲人:是的。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
哲人: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青年:为了操纵而表扬?
哲人:是的。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青年:……如果得到了上司的表扬就会很高兴。这是一种不关乎理论的本能的感情。
哲人: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青年:这可以表达位“虽不同但平等”吗?
哲人:是的,是平等即“横向”关系。……经济地位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
青年:的确如此。
哲人:他们恐怕是非常害怕女性变得聪明、比自己挣钱多或者是跟自己顶嘴之类的事情。他们把人际关系都看成是“纵向关系”,害怕被女性瞧不起,也就是在掩饰自己强烈的自卑感。
青年: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陷入了想要尽力夸耀自己能力的优越情结呢?
哲人:是这样的。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
青年:……企图通过说一些恭维的话来讨好上司,这也完全是一种操纵把。反过来说,我自己也因为被某人表扬而被操纵着。呵呵呵,人就是这么回事吧!
哲人:在无法摆脱纵向关系这个意义上的确如此。
7、
有鼓励才有勇气
哲人:在说明课题分离的时候我说过“干涉”这个词。也就是一种对他人的课题妄加干涉的行为。
那么,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放下。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当然,这里的干涉就是操纵。命令孩子“好好学习”的父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也许本人是出于善意,但结果却是妄加干涉,因为这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操纵对方。
青年: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就再也不会有干涉吗?
哲人:不会再有。
……
青年:干涉和援助有什么不同呢?
哲人:请你想一下关于课题分离的讨论。孩子学习的事情,这是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的课题,父母或老师无法代替。而干涉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做出“要好好学习”或“得上那个大学”之类的指示。
另一方面,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得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
哲人:……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
哲人: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青年:哎呀,这不是又绕回来了吗?结果不还得是表扬吗?人在得到别人表扬的时候就能体会到自己有能力,继而找回勇气。这一点就不要固执了,请您承认表扬的必要性吧!
哲人:不承认。
青年:为什么?
哲人:答案很清楚。因为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
哲人:……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
……
哲人: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你不就一直因为按照父母的期待生活而感到厌烦吗?
……
哲人: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8、
有价值就有勇气
青年:那么,具体应该如何鼓励呢?既不能表扬也不能批评,其他还有什么话可以选择吗?
……
哲人:……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达感想,或者用“我很高心”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达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青年:仅此而已吗?
哲人:是的。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青年:……“谢谢”这句话真的具有能够助人找回勇气的力量吗?……
哲人:被表扬是得到他人“很好”之类的评价。而且,判定某种行为为“好”还是“坏”是以他人的标准。如果希望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另一方面,“谢谢”不是一种评价,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青年:被人评价说“很好”不也能感觉自己有贡献吗?
哲人:的确如此。这也跟接下里的讨论有关,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贡献”这个词非常沉重。
青年:什么意思呢?
哲人:例如,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
哲人:……如果能够认为“自己有价值”的话,那个人就能够接纳自我并建立起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这里的问题是“究竟怎样才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这一点。
……
哲人:非常简单!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青年:我对共同体有用?
哲人: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为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之前讨论到的“共同体感觉”或“鼓励”的话题也与此紧密相关。
9、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青年:只有对别人有用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反过来就是,对别人没用的人就没有价值。你是这样说吧?……我祖父现在在养老院里过着卧病在床的生活,因为认知障碍就连儿孙都不认识了,如果没人照顾就根本活不下去。不管怎么想都好像对别人没什么用。……
……
哲人:当我说明鼓励的概念的时候,有的父母会反驳说:“我家的孩子从早到晚净做坏事,根本找不到能对他说‘谢谢’或‘你帮了我大忙了’之类的话的机会。”你说的话恐怕也是出于同样的逻辑吧?
青年:是的。那么。请您解释一下吧!
哲人:……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青年:对于存在本身表示感谢?究竟是什么意思?
哲人: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考虑的话,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别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
哲人:例如,假设您母亲遇到了交通事故,而且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这个时候,你根本不会考虑母亲“做了什么”之类的问题,你只会感到只要母亲活下去就无比高兴,只要今天母亲还活着就谢天谢地。
……
青年:那是极端状态下的情况,日常生活中完全不同!
……
哲人:……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例如,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不要这样,而应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10、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青年:……我是不过是被要求提供简单的劳动力,劳动的无论是“我”还是“其他什么人”抑或是“机器”,这都没关系。没有一个人需要“这个我”。在这种状态下也可以对自己拥有自信吗?也能够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吗?
哲人:从阿德勒心理学来看,答案非常简单:首先与他人之间,只有一方面也可以,要建立起横向关系。要从这里开始。
青年:请您不要小瞧我!我也有朋友!与他们之间就能够建立起来很好的横向关系。
哲人:虽说如此,你与父母或上司,还有后辈或其他人之间建立的是纵向关系吧。
……
哲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建立起纵向关系?还是建立横向关系?这是生活方式问题,人还没有灵活到可以随机应变地分别使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不可能与这个人平等,是因为与这个人是上下级关系”。
青年:您是说在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中只能选择一种?
哲人:是的。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
……
哲人:反过来讲,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
……
哲人:的确,尊敬长者非常重要。如果是公司组织,职责差异自然也会存在。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青年:对上司发表傲慢的意见,这我做不到也不想做。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一定会被质疑欠缺社会常识。
哲人:上司是什么?什么是傲慢的意见?察言观色地隶属于纵向关系,这才是想要逃避自身责任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
哲人:假设你按照上司的指示做,结果工作以失败告终。这是谁的责任呢?
……
哲人:……你有拒绝和提出更好方法的余地。你为了逃避其中的人际关系,也为了逃避责任,而认为“没有拒绝的余地”,被动的从属于纵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