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2岁,就意味着从Baby(宝宝)进化成Kid(小孩)了,这个时候,妈妈们的集体焦虑感就来了,讨论的话题从吃喝睡进化成了——
“三岁要上幼儿园了,你们幼儿园看好了么?”
“我娃专注力不好咋办?”
“有比较过吗?哪个娃比较听话?”
……
如果有人偏要把这种“焦虑感”定义为“鸡娃”,我是不同意的。
难道必要的“焦虑感”不是做父母的职责吗?就和胖了要减肥、工作懈怠了要订目标一样。
自由散养并不是给孩子快乐童年,听起来更像是为自己逃避责任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孩子最初几年的启蒙是需要付出时间的,去观接触不同的环境和人群,去和同龄的宝宝接触,去接触适合宝贝的早教机构,去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可能。
其实我认为对于2-3岁阶段的孩子,数理逻辑启蒙也可作为亲子陪伴时光里的一部分。
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八个针对2-3岁阶段孩子教玩具。 NO.1: 水果多米诺
关键词:观察力、专注力
水果多米诺小盒子里会有很多木质小卡片,每个上面都有两个不同的水果。
和孩子玩的时候,爸爸妈妈把所有的小卡片围成一个圈圈,接下来,以这样的方式和孩子互动——
“请宝宝帮我找一找,有一个西瓜和一个香蕉的卡片在哪里呢?”
就像很多2岁多的宝宝都喜欢玩观察力训练游戏书一样,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这样的互动,在找一找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
教玩具NO.2: 数字小火车
关键词:数字认知、数字的排序
很多妈妈应该都入手了乐高的得宝系列数字火车吧,那一套积木也可以代替这个数字小火车教具。
现在的孩子普遍数字认知都比较早,很多2岁的孩子从“1”唱数到“30”都没有问题。
不过,‘唱数’是数字认知里比较初阶的形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一下思维,升级到“数字排序”阶段。
我们可以这样像孩子提问——
“宝宝,请问数字‘4’的前面/后面是谁?”
数字小火车在最开始可以作为辅助,以后慢慢要过度到脱离的具象教具,孩子也能轻松地说出某个数字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是什么数字。
教玩具NO.3: 数字卡
关键词:点数、数与量的对应
在认识了数字,能够唱数以后,接下来要掌握的数学能力就是“点数“。也就是让孩子有数与量的对应概念,做到手心口合一。
一般来说,30个月以内的孩子可以点数3以内的实物;33个月的孩子可以点数5以内的实物;3岁的孩子可以点数10个甚至更多的实物。
教玩具NO.4: 算术棒
关键词:数与量的对应、加减法、比较大小
这套教具可以帮助孩子具象地引入“大于”“小于”“等于”和加减法的概念。
当然,2岁多的宝宝妈不用操之过急,这几个概念基本上需要等到3岁以后孩子才能慢慢理解。
教玩具NO.5: 彩虹计算架
关键词:点数、心数
这也是个炫酷又不贵的启蒙教具。
初阶启蒙方法——
“宝宝,帮妈妈拨5个红色的珠子好吗?“
接下来的升级版是心数,启蒙方法——
“宝宝,帮妈妈一下子拨2个蓝色的珠子好吗?“
“一下子“或者“一次性”的概念就是一个升级。
首先需要孩子能理解这个指令的含义,接下来就是要进行心数,数2个珠子,一次性拨。
教玩具NO.6: 几何镶嵌板
关键词:图形认知、二等分三等份概念
这套教具是帮助孩子认识到:一个圆形可以由两个半圆形组成;又或者可以由三个扇形组成。在引导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
“看,一半弯弯月亮,和另外一半弯弯月亮,拼成了一个圆圆的月亮。”
教玩具NO.7: 水果叠叠塔
关键词:手部控制能力;图形对应关系;串珠子
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教玩具,有两种玩法。
第一种玩法是,让孩子按照拼板上的图形找到相应的水果,然后慢慢地堆上去。
注意,别小看这个“慢慢放”的动作哦,这是对孩子手臂稳定性极大的考验。
第二种玩法是串珠子。
里面有一个小骰子,可以和宝宝玩掷骰子,掷到哪种水果,就请宝宝把哪种水果串到线里。
这也是对孩子手部精细动作的锻炼,为以后的书写打下基础。
教玩具NO.8: 软体小人
关键词:行动性思维、专注力
这袋教具里面有各种颜色的小人,除了进行拼搭游戏,还有一种玩法就是“给指令,拿小人”。
这个互动训练的是行动性思维,也就是孩子如何听到指令并内化成行动的能力。我们可以这样说——
“宝宝,可以拿2个红色的小人放到框里来吗?”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宝贝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环境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做的就是适时的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引导。 恩吉拉国际早教专业从事2--12岁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潜能开发,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整体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专注力、空间感知,数学思维,创作力及其团队合作能力,专业解决您在引导孩子学习是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学习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