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想读这本书,是因为书名,毕竟我们干产品这行的最想要的就是挖掘用户的痛点,给出解决方案来满足用户。拿到手以后才发现这边书作者并不是互联网行业从事者,作者有点类似于在咨询公司工作,为很多企业挖掘用户价值提供解决方案。从这一点上来说,其实大家干的活还是差不多的。
本书中前七章都是坐着讲解自己的工作案例,从俄罗斯到美国、沙特、中国,作者都为当地的企业服务过,案例的进程有点类似于侦探小说,作者总是能找到其中他人难以发现的联系。可能这就是“天赋”吧!对于常人来说,感觉没有什么太大借鉴意义。作者在最后总结了几条方法论--7c框架,这里简单摘录一下。
搜集--你的观点是如何反映在一栋房子里的
在搜集阶段,你要尽可能从最多的可信资源中,获取许多不同的观点。给自己建立一个中立的角色,去审视用户的行为动作。
线索--你观察到的独特情感反应是什么
创建一个叙述性的、连贯性的故事。你看到一切都不是毫无意义,你听到的一切都不能浪费。
连接--情绪行为能引发什么后果
找到线索之间的联系,这些线索是否偏向了某个方向?如果最初有过假设,你打算开始验证了吗?
因果:他能激发什么情感
卓碧思的顾客经历着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而Roomba的客户发现,这件产品是填补孤独和不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补偿-还有什么欲望没被满足
验证完因果关系,就该提取最强烈的情绪本质:欲望。还有欲望没被满足?满足欲望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在洛斯的例子里,答案是在自然环境下创造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卓壁思粉丝要重新连接和发现,归属某个群体是什么感觉。Roomba粉丝需要向全世界展示他们的人性特征。
观念--针对你发现的顾客欲望,能有什么创意补偿
你是谁?你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当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个状态,或者系换某段音乐时,你在对世界表达什么信息?当你买一条裤子、一双全新的品牌鞋,当你在窗前挂上一套竹帘,当你在冰箱门上贴上精选照片,当你在浴室里留下一瓶面霜时,你都在传递什么信息?我们的小数据中,永远都能最贴切的证明我们是谁,我们渴望什么。
做了这么多的信息收集,马丁•林斯特龙最终要做的,是潜台词研究,从小数据中挖掘出用户真正的痛点——潜在的需求。很多时候,用户实际上不能非常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内在需求。人们有意无意的掩饰了真实的自我,同时掩饰了自己内在的习惯和欲望。人们内在的真正需求,很可能藏在潜意识当中,比如一种未达成的愿望、一种无理由的迷信、缺失的群体归属感、因文化习惯被压抑的需求、一种代表特定含义的仪式感、一种特别情感需求的渴望等等。那些未被表达出来的、未被满足的、缺失的、不平衡的,才是用户真真切切的需求。痛点就是用户潜藏的未被满足的欲望。捕捉到这些用户的欲望,才能直击要害,创造出补偿或者满足这一缺口的产品。
产品的功能当然重要,但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不可忽视。就像希区柯克的两个剧本,“蓝色剧本”完全是功能性的,满足观众的理性的需求,“绿色剧本”则关注内容细节、情感主线等,关注观众的感受、情绪,满足观众的感性需求。好的产品,应该是在理性(功能上)和感性(情感需求)上同时抓住用户。许多不成功的产品忽视了用户的情感需求,马丁•林斯特龙正是善于从小数据中挖掘出用户内心情感需求的专家,善于挖掘“绿色剧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