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为人类现代化创造了多元模式,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又兼顾自身的制度属性,超越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将人视为手段的工具理性逻辑,将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向导,协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现代化。
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共同富裕
物质生产所蕴含的是人的现代化动力,承载的是人的现代化内容,彰显的是人的现代化结果。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我们追求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以贵州脱贫攻坚为例,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攻克了贵州“穷山恶水”的历史名片,打赢了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让多彩贵州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厚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中国式现代化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因
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进行一切实践活动的动力和目的。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研判社会主要矛盾相结合,稳步推进完成阶段性历史任务。进入新时代,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发生根本性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各项工作的推进都是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中展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提升人的素质能力现代化;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行以精神富有为标志的文化发展模式,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着力提升人的思想精神现代化,不断增进和实现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民主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鲜明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党内外舆论公认,基层民主创新创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基层民主活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比如,从村民议事会、民主座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到“板凳民主”,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新时代人民讲习所等等不断创新完善,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火热的基层民主实践中探索和创造出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新形式,为中国式民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作为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要有利于激发社会创造力,也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活力既不等于放任自流也不是凌乱无章,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未来5年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全力建设“四区一高地”,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当前,新征程已经开启,新蓝图催人奋进。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伟大思想旗帜,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高质量发展中高水平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