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后再读此书恰是最好的时候,回想我在海拔3200米左右的苍山感通寺、寂照庵的云雾氤氲中经停的苍茫感,读到詹宏志这样的文字记录,共鸣于心欣喜无穷。
“山上参天的古杉木林,树龄都在千年以上,那座巨大森林的苍郁姿态和云霭灵气,已经让我们一见难忘。”
读书就有这样的好处,我道不出的描述经由文人的描述让我心有感触。外出旅行归来总有很多记忆想要与人分享,沿途的见闻感受总是在某个瞬间又被回味掂量。云南我只去了大理就让我有好多心情想要诉诸笔端,何况是作为台湾著名作家、编辑、出版人、电影人的詹宏志?
在这本厚厚的文字记录中詹宏志精心选择了10篇文章,他在“自序”中坦言:“这不是一本有参考用处的旅行书,一切实用信息全部付诸阙如……这也不是一本有文学企图的书,没有含蓄节制和优美辞藻……”但书中所讲的10个专题话题,让你越看越走心,他的旅行和读书的勾连只有将这两件事都深深热爱的人才能感同身受。“一本旅行指南差点让我命丧异乡”,吟诵诗句的印度地毯商人让“我”的讨价守则无能为力,在印度厨房里“我”对各种不同的文化极为着迷,非洲大地还要继续给我们各种奇观和壮丽景色,爆炸后的天堂巴厘岛让“我”无力又悲哀无奈,爱斯基摩人的卡耶克独木舟让“我”相信真的可以航行千里,日本京都觅食记让“我”追寻书中的传奇……
世界的奇幻不是每个人都会亲身经历,但纸质阅读或多媒体能让我们走”过那些地方,借助他人的视角我们丰富陶冶着自我。如果你以为这就是这本书可阅读的所在,那还远远不够。詹宏志由现实的旅行又延展出对“读书与旅行”的思考,因为总有我们人类到达不了的地方,比如地心,比如更浩渺的银河系……于是,“另一种旅行”开启了,科幻小说经由作家的想象类似行走带我们到更远的远方,他们借助文字带我们到达许多我们还未知悉的世界,让我们对未知世界充满着无尽的想象。科学+幻想就是科幻小说的魅力,逻辑的自洽让未来的生活得到启发。旅行+读书就是彼此互为因果的理由,传媒人梁文道在此书的“序文”里说:“于是旅行往往因读书而起,同时又成了读得更多的理由。”
透过读书进入世界,迈开脚步旅行周游都是人间最好的活法。渴望在心底滋生,期待每一天都能向着更远的远方“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