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有自己的道路,無論發生什麽,對當事人都有合理的意義。不論結果好與壞,我們都能向命運鞠躬表示同意,這個鞠躬我稱它作“謙卑”。』
人們對親屬的死亡會有自責,
例如他說:“如果我小心一點,便不會發生這種意外。”
或者他會有罪惡感,因為在意外中他得以生還。
而其他人卻死亡了。
這兩種行為都無法令他們重新獲得生命的力量,
也無法讓他們做出合適的哀悼。
也有一些人會去指責、仇恨導致意外的人:
“如果你不這樣,事情就不會發生。”
在指責中,我們忘記了命運有自己的道路。
同時,所有的人都是參與者。
因此,無論發生什麽,對當事人都有合理的意義。
不論結果好與壞,都能順從命運的安排,
安然與去世的人告別,這樣便能重獲生命的自由。
除了將自己交付給命運,臣服於一股更大的力量之外,
我們別無他法。這種態度,就是“謙卑”的態度。
它允許我們,只要生命存在,就以全然接受的態度面對──
無論他人需要為此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謙卑的態度也使我們了解,
命運並非操之在我們,而是超乎於我們。
生命依據一種超乎我們所能理解的法則
在揀選我們,涵養我們。
我們只能從命運那裏得到我們應得的,
當我們視這些不勞而獲的東西為禮物,便是感謝。
感恩之心便是不帶傲慢地接受,
這樣毋需付出任何代價,感激之心就已足夠補償了。
當我送某人一份禮物,他只說:“謝謝你”,這樣是不夠的。
但如果他臉上泛出的光彩,並且說:
“這真是一份可愛的禮物”,這才是真誠的感謝,
是真正在榮耀我和我所給予的禮物。
正如人要接受不勞而獲的利益,
也得要接受無妄之災的不幸,
不管是好是壞我們都能向命運鞠躬表示同意,
這樣我們就與命運和諧相融,並且自由了。
這個鞠躬我稱它作“謙卑”。
如果我尊敬某事某物,那就是意味著
我與事物的本來面目保持一致,而沒有想要改變它。
如果我尊敬某一個人,那就是意味著:
我與某一個人的本來面目保持和諧一致,
我與命運的本然保持和諧一致,
我與那個人原有的牽連糾葛保持和諧一致。
這是非常謙卑的,同時也維持著一種不偏不倚的超脫。
但在這種超脫之中,具有一種關懷,
還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運作著。
唯有當我們與命運保持和諧一致時,
才能夠從中獲取力量,從而改變命運。
海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