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比如:JOJO吃饭慢吞吞,我很生气

生气是我当时的感受,

我为什么生气?

我到底有什么样的需要或期望呢?

其实,我是想利用孩子的内疚,把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孩子,我期望她能因此快点吃完饭。我才让她以为,妈妈生气都是因为她吃饭慢。

其实实情不是这样的,“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那么,我为什么很难说出我的需要呢?

我好像一直以来都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我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照顾别人,并把这当作自己存在的价值。

是不是有点可悲呢?

所以你看我的表达:指责、批评多于鼓励,也总是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归咎于别人的错。

如果我能清楚的表达出我的需要,而不是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别人就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吗?

比如,我该对JOJO说:“你边玩边吃饭,吃下去的都是冷了的饭,我有点担心,因为我不想你因此而肚子疼,我希望你能健康成长!”或者“你吃饭慢吞吞,我很烦躁,因为我看重生活有秩序,吃饭时间吃饭,吃完饭再玩,我们也有更多时间做别的事!”

听了这样的话,JOJO会不会配合些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