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个人叫封演,编纂过一部笔记小说叫《封氏闻见记》。不同于其它志怪类小说,这本书“语必徵实”,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该书中有记叙了这样一则故事:
唐朝时期,在泰山灵岩寺曾住过一个降魔师,他带领了几百个弟子日以继夜修习禅法。佛门有个规矩,每天中午吃过饭后便不再进食,但降魔师允许弟子们下午和晚间饮茶,因此弟子们都习惯于随身携带茶叶,方便时时煮饮。久而久之,在当地就带起了第一波北方人饮茶的时尚风,而在此之前饮茶只是南方人的生活习惯。
后人考证说这位降魔师即“降魔禅师”,是北禅宗师神秀的弟子。这个故事也证明茶与禅的结合在唐代已经成很普遍;到了宋代,临济宗大师圆悟克勤则首次提出了“茶禅一味”概念。
虽然禅茶一味是佛门弟子提出来的,但它今天能成为一个世人皆知的成语,却和我国古代的文人助推有莫大关系。
中国古代的文化人有个渊远流长的传统,即“方外之交”。他们乐意在闲暇时间与出家的僧人或道士交友聊天,探索真理与人生。这些群体都是智慧人群,不同的是,文人们擅长诗赋,出家人则善于静思悟道,他们在品茶这件事上则产生了交集。因此,文人们与方外之士所聊的内容首先是茶,其次才是自己与对方专长领域的话题。
禅宗认为应从静思入手,达到修悟佛理的所谓“妙境”。成书于南朝梁代的《高僧传》中曾这样注解“禅”——“禅也者,妙万物而为言,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意思就是,所谓的禅是一种明了万物机理的境界,在禅中没有说不清的理,也没有解不了的惑。其基本特征在于静思寂察,具于一个“悟”字。
所以在彼此相互交流过程中,文人们发现关于禅的道理似乎与诗和茶有相通之理。比如一首好诗往往点睛之笔也是悟出来的,这个和学问大小并无很大关系。茶也是如此,好茶讲究茶性、茶品、茶味、茶缘、茶情、茶心、茶境,而且也同样是渐进的过程,最后进入心的感受。加上佛门“有修苦行,开智慧”一说;而茶也是从苦良开始,渐进甘美,因此“茶品自然悟人生,禅参佛理悟人生”,在这里有了交点。
虽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种茶人吴真理也是早期的信佛者;茶圣陆羽本人也是在寺庙长大的,但中国人饮茶的传统无疑更为久远。其实茶艺茶理所修之道,是可儒、可释、可道的,今天所谓的“禅茶”严格来说只是中华茶文化IP中的一个,茶禅一味不过是显示茶性与佛性有统一的一面而已。佛祖释迦牟尼也说过“众生皆有佛性”,由此来看,万事皆有禅也便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