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远门,从小小的农村走进所谓的大城市。在此之前,曾经去的最远的地方,应该就是我们老家的县城了。那阵子,刚刚辍学的我,一心想要到大城市去闯闯,不顾亲戚们的劝告,选择了常州。当然,那时候恐龙园还没有现在的名气,天目湖也只是一个湖的名字而已。选择常州,大多是听到村里年长的哥哥们说那边钱好挣,姑娘又多。希望生了根,肉体便义无反顾了。
老爷子不放心我这宝贝疙瘩,在一片亲戚反对的唏嘘声中,跟我一起出了这次远门。也是近些年和老爷子谈心才得知,常州是他平生去的最远的地方。我真正意义上懂得“父爱如山”四个字,大致就从这次开始了。把这种感觉融进骨子里,还有这些年其他的很多事,此处不多赘述。
大巴车,长江大桥,轮渡。。。对,那时候可以坐轮渡,到江边,轮渡的吊索顺着滑轮慢慢放下来,等车都停稳了,吊索又慢慢的提起来,船就开始慢慢悠悠的开起来了。那时候感觉一切都好神奇,内心的激动久久不能平复。到长江上面,闷了太久的乘客们便会下车吹吹江风,近距离看看这条“母亲河”的曼妙身姿。对着江面的那一刻,心立马就宽敞了起来。毕竟在此之前,远远本人只看过河呀,他哪里知道原来水也可以这么宽广。那时候在心里就暗暗发誓,我要看海,我要看比这更浩瀚的水面。
坐在靠窗的座,老爷子坐我左边,看着这一路的花花草草,一切都好像和家里的不一样。好奇心一下子全部满足了,那种感觉,就像是考了全年级第一名之后,拿着成绩单享受爸爸妈妈夸我的那种感觉。到常州汽车站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因为没来过大城市,我们爷俩坐车坐过站了,后来得知,我们应该过了江就下车的。新北区本来就靠江边,我们爷俩一下坐到了武进区,老爷子说,“没事,儿子,我们打摩的过去”,我轻声应允。摩的倒是很好找的,不过太晚了,愿意去那边的司机不多,要去的也是胡乱要价的。经过一番比价之后,我们最终选了一辆那种坐垫特别大的跨骑摩托,后来才得知那种摩托叫“天王”。
司机路不熟,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司机感觉吃亏了,跟我们比约定多要了几块钱。老爷子也相对理解,没多说多少,爽快地给了钱,我觉得很难得,因为我家老爷子一直是很能砍价的。司机已经消失在了黑夜里。愣头司机万万没想到路比想象中远得太多。这么多年过去了,回头想想那天也算是祖上积德。太庆幸司机能把我们安全送到目的地,的确也是遇上了好人。这一路上都是厂房,天一黑,没有路灯,黑漆漆的。目的地是一个厂子,是村里人介绍的,问了好多次的路,才总算看到厂房上的微弱灯光。到地儿的时候,爷俩对着黑夜舒了长长的一口气,“总算到了。。。”
夜很黑,在我的印象中,这座城市的黑夜总是比白天更让人心里觉得安宁。那年20岁,专科入学后半年我悄然离开学校。过完年,经过一位老乡的介绍,便和老爷子一并来到了今天的这处厂里,开始培训CNC相关的知识。
那几年,数控技术很吃香。“学完后,找个地方上班,随随便便就能拿到五六千工资”这些都是街头巷尾天天议论着的。我信以为真,满心欢喜的赶到了这里。也由此开始了一段在数控领域的职业生涯,一段晦涩的职业生涯。
老爷子整宿都没睡,他跟我说,“陌生的地方睡不着,孩子,你睡吧。”知道他吃完早饭得赶回老家,有点担心,“爸,您能找到路么?您普通话那么差,而且这边当地人居多,很多人都只会讲方言。”老爷子微笑着说,“只要身上有钱,在哪都能回家,放心吧,孩子,爸丢不了。”。听完我心稍微平稳下来。这么些年一路走来,我一直记着这句话,的确,“身上有钱,在哪都能回家。”
吃完培训班食堂的咸泡饭(常州人爱把隔天的米饭和吃剩的菜倒进锅里一起煮,他们叫咸泡饭),老爷子帮我交完费用,又留了些生活费给我,然后跟教务处打了声招呼,他就要走了。回去时,也没什么行李。我把老爷子送到了直达客运站的公交站牌后,也赶紧回到了厂里,因为送老爷子出门前,教务处交待过,得给我安排到新宿舍和培训日程之类的琐碎之事。
新宿舍,一个宿舍八个人,和中学里一样的上下床,只是住在里面的就不都是孩子了。有和我一样辍学的年轻人,有自己家开厂子的小老板,有公司委派出来学习的技师,当然更多的是想学个一技之长,拿高工资的普通老百姓。培训结束后我其实感觉到,学CNC,没有高中学历很多是学不会的。假如英文基础不好,代码什么的记起来还是挺吃力的,说这些,是因为看到有些同学,学了两三批都没毕业(学校安排统一课程,最后让自己操作,打表,寻边,编辑程序代码,输入到机床里,按“程序启动”按钮后,让机床运行起来,假如做完的产品和图纸上尺寸各方面大致匹配,便为合格。这一过程为“一批”。)我因为刚刚离开学校,所以学习能力较强,一个多月的课程二十天后,我就一次性考试通过了,领了结业证书就离开培训班准备筹划下一步——找工作。
第一次见到全国各地的人也是从这边开始的,小小的宿舍里,一到放学就热闹起来了:有整天给大家讲荤段子的靖江小伙伴;有整天讲峨眉山风光,虫草生意的四川人;自己开厂的老板是扬中人。。。
在此之前,大家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互不交集。在此之中,兄弟们相处愉快,其乐融融。在此之后,分道扬镳,各自上路。靖江小伙伴临别前,大家组织了一场“散伙饭”为他饯行,我说了句这些年经常说的话,“相聚就是缘分,祖国十几亿人口,我们相聚在了一起,干杯各位,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段记忆属于彼此!”渐渐地,大家说话的音量都高了些许,大部分人好像都有些微醉,说着说着,好多兄弟眼角湿润,开始哽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