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冥冥中偶遇答案
----读蔡崇达《皮囊》
六年前偶然在书店的畅销书栏瞥到这本书,只是匆匆一扫,但有种感觉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再次遇见。
果然,在选书赠送他人时不由自主选择了它,可惜为了表示书是全新的,未将它的塑料封膜给拆开,自然再一次与它的真容错过。
2018年8月,有种说不清的原由召唤着,让我觉得非得买一本《皮囊》给自己不可。结果,这回书真真切切属于自己的了,却未及时翻阅而被束之高阁。直到,直到近日,终于有了大片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吹掉封页上的尘埃,一日几页几十页地翻看。
似乎故事就发生在近旁,虽未目睹,但也真切。
《母亲的房子》那是一段爱情的宣言,也是闽南人的骨子里的气节;《残疾》里的父亲何曾不是我们父辈对生活、对生命的抗争;《阿小和阿小》那对都市的向往在我们青春年少时也曾演绎过,只不过力度的深浅不同罢了……
不管是追求美的张美丽,还是天才文展,或是为“世界”张扬的厚朴,一个个的小人物都是那样的真实,真实得如同他们就在你我的身边生活过,因为不经意回想,的的确确有过这或者那的影子,只不过有的后来不知结果,有的已然成了记忆的因子。
“这些刻在骨头里的故事,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都会在某一天、某一场景、某一刻偶遇,并得出答案。就像偶遇这本书,在不经意中早有伏笔,没有刻意,也不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