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去某行办事,结束后受邀上至某行二楼的所谓理财沙龙,对于我的延迟到达,工作人员去时是贵宾亲至,走时是警铃大作。
有相关工作人员一楼迎至二楼落座,笑脸相迎吴侬软语甚是可心。讲解人员侃侃而谈专业术语频出,一切都是无比完美,不多久关键环节出现,所有的工作人员鱼贯而入,每人一位专职讲解人员,配的起理财沙龙所谓贵宾的专属样子。
环顾不大的场地不多的人,工作人员讲解的是眉飞色舞,客户们听的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两分钟不到便有数位客户成交,心里不禁暗叹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了句,给我看一下这个理财产品的文件内容。被告知手机里就有,我以要看合同内容拒绝后让其找与我看,翻了半天的小姑娘同样找了份宣传页面给我看,我再次说了句请给我看具体条款和免责内容,其神色闪烁后告诉我那个不可以,会违规。
我笑了,问她,我若投入必定和你们签订合同,而合同的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我要在你们的“理财合同”上签字确认,你拿给我看怎么会违规?姑娘迅速与其他工作人员交换眼神,而后说你来晚了,我给你一袋米吧,我拒绝。又说给你其他礼物吧,抽空前来不能空手啊,我笑了,告知我不需要。
可能是我的油盐不进让小姑娘慌了神,起身进去办公室请示,见状哑声失笑咧了咧嘴角,起身再度环顾了一下众人,看了一众压根没有关心保额和保单现金价值,没有关心应尽义务责任和其公司免责内容的众人们,无奈且心有戚戚然,而后低声回复了后座的一位男客户,一直在询问我是不是很了解这个产品?告知他接受一个自己不了解的新事物完全可以,只是最好完全了解你得到前需要履行的义务和责任,需要面对的免责内容才投资可能更好。
言毕、起身、离开,走时成交额已达数十万,心内不禁唏嘘,理财需求是民生所求,但是对标的某些工作人员他们专业足够,过程也“足够”的所谓理财推介,不得不说我心惶恐,若非曾涉猎过相关产品的知识,若非多年养成的凡事先尽责后取利的习惯,怕是也就成了“客户”其中一员了吧。
无意评论这个所谓理财产品的好坏,事实上产品本身无对错,在于的是引导你入内的人,和自己对利追求的原则与底线。不愿再某日新闻再度看见某某原以为投资理财,可以随意支取且利益高稳,但突而一天需钱求取时得知购买实属为有前提的保险产品,而不能第一时间变现或割利变现,客户不能接受的新闻或场面。
冗长的一堆废话掩饰了我严重想吐槽的情绪,其实就是一句话,你现在谋求的高利,且信誓旦旦告诉你真的有那么多报酬没有条件的高利,真的是那么容易拿到手的吗?醒醒吧,为什么天上掉馅饼就这么巧的砸到你?不是因为你有钱,而是因为你轻信啊。不想打倒一片的去连带谁,也不想轻易粉饰谁,就想问你避重就轻误导性销售违规不违规?说你恶意销售也不为过。你们所谓推介的真的只是存钱就有高利,想取就能随时支取没有附加没有前提的暴利?若真如此,你们还费心费力搞什么推介,自己举众投资,自此躺平等钱岂不是更好?
德不配位,应是行业的大忌,亦是行业的悲哀。但德不配位最可怕的不是行业的大忌,却是德不配位带来的不能承受之重,多少人可能因此多年辛苦付诸东流,多少家庭可能因此会支离破碎,在你们为了谋取到一己私利而兴奋时,可有想到那个可能正在因你而遭受重创的家庭如何渡过?可有想到他们可能自此与苦难同行不得翻身?可有想过有些家庭投给你的不是部分而是全部?
突然想起网络上有句时髦的话,叫“中国人不骗中国人”。避重就轻就是骗啊!宣大利避实义就是骗啊!过度夸大其可能附带的功能,却避而不谈其实质核心的功能与必须面对的责任不是骗吗?哎,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