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重要讲了三个方面,首先是断绝不需要的物品,第二是舍弃多余的废物,三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通过收拾物品,重新认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书中还说收拾家中废弃的物品,也可以整理内心的破烂儿也就是烦糟事,这是让我们变的开心的方法。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在生活中也一样,我们日常给自己置办的衣服,家里用的日常用品,包括我们吃的食物,我们有一大特性就是喜欢囤货,每逢商场搞周年庆啦,我们会借着活动大肆的购买很多的衣服,买回来的衣服你还穿吗,在活动中购买的衣服未必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未必是我们真正喜欢的。我平时就是喜欢淘宝自己喜欢的店铺搞活动每逢双十一双十二,我也会趁着活动还会多买一些衣服,还有一些够用一年的生活用品,衣服买回来就压箱底了,有些衣服一次没穿吊牌还在,就已经被我打入冷宫了。我后面收拾衣柜的时候,没穿过的根本舍不得扔出去,毕竟是新的质量都很好。在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彻底改变我得认知,不是说物品越多越好,而是物品要为我所用,物品就是哪来用的,不是摆设,当你处理好与物品的关系中,你就会发现这种能量也在影响着你的人际关系。
其实,无论是在我们家中,还是在聚集办公地,总是有一些我们觉着以后可以用得上的物品,也不会扔掉就会堆到一个角落,你放一周一个月可以,要是存放至三四年,你就会发现暂时用不上的物品就会堆积如山。其实,我们的居所是循环往复的能量场,当我们暂时用不上的物品,你也不会丢弃,其实放的时间太久,它们也会阻碍好事在自己身上降临,也就是说运气,它会阻碍好运发生。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定期筛选物品,衣柜里,厨房,我们买来用不上的,就是买来一次都没用,甚至有些事物放到发霉,家中的环境也腐朽破败,这样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家是我们的庇护所,干净整洁不会让我们生病,早在两千多年前,南丁格尔就写过一篇报告《护理礼记》中,关于居住环境与健康,那会人们的居住环境条件比较差,肯定是没有现在好,家中堆积如山的粪便,不打扫的家具,脏兮兮的垫子,破损的衣物等等,当这些存放家里太长时间,肯定会滋生出肉眼看不见的病毒,继而导致我们会生病。自己选衣服的品味,服装的质感,你的着装是自己精挑细选的,舒服的搭配,挑选的首饰对自己来说也是加分项,对自己多点耐心,自己也会开心,接触过你的人也会尊敬你,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说如何对待自己,就决定了一切。
断舍离中扫除的概念,在段舍离里,所谓的收拾是“筛选出必要的物品”,家中的物品一定是被我所用,主语是我,不是物品。只有把不需要的物品丢出家门,这才算是段舍离中的收拾,这样才能进行我们接下来的打扫清除环节。这说的对于平时时间不多,又不爱收拾的人来说,想要段舍离的好方法。可以先从眼前的一个废弃物来说。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让认知与行为相一致,因此,从今后也要删除掉那些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够去实践的信息,希望我们可以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说到这,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就是扔东西,现在对于垃圾处理,现在垃圾也开始分类管理,大致分为一般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扔是一种行为,在我们扔的进行中时,要诚恳的对自己的物品做告别仪式,扔时要把“对不起,谢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是一件非要有仪式感的事情。当把另一部分送给他人时,记得说“请收下”。再后来咱们买衣服,买日常用品的时候,都是精挑细选过的,物品并不只是哪来用的,而是进入更高阶段,最大限度的利用物品的力量,通过筛选物品与物品的相处中所谓行动力,说的宏观一点,在我们的看不见的世界还有更加看不见的世界,吸引来无穷大的力量,支援我们,让好运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