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快到第175街的时候,我又紧张起来。她通常就在那站上车。她举止文雅,不像其他人那样推推搡搡。她总是挤进一个小地方,紧挨着人们,紧握住一个大概包着她午餐的机关信袋。她从不带一张报纸或一本书;我想要是你撞上这种情况,再想看书看报也是看不进去的。
...
我一直梦想或许总有一天我要结识她。你知道,要自然而然地。
以上节选自美国编辑米尔顿.卡普兰的短篇小说——《像春天一样》。
主人公“我”在每日上下班的地铁上常常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他幻想着自己可以与她搭上话,从一开始的彬彬有礼,到后来的日渐熟识。
他的脑海里设定了详细的步骤,可现实是,自己始终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小说结尾,“我”终于等来了那样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压抑不住的喜悦在让人莞尔之处定格。
1997年,小说在中国被改编成一部电影,背景设定在上海,每日需要从浦西穿越黄浦江去浦东工作的男主角肖亮,在拥挤的轮渡上,总是会看到那位让他心神为之颤动的姑娘。
如果按照原著的篇幅,大约只能被拍成一部小短片,因此导演在改编过程中,加入了许多更接地气的情节。
20年前,上海的地铁还未四通八达,影片细致展现了每日推着自行车,依靠轮渡来往穿梭黄浦江两岸的上班族境况。
20年过去,交通工具和衣着服饰早已天差地别,唯独不变的,是行色匆匆又思绪放空的人群。
20年前,三十出头的肖亮因为单身同样承受着来自亲朋好友的关注,他们热心地为他张罗相亲,肖亮也忍不住屡屡发出宣告:我一个人已经习惯了。
他私心里,仍旧对爱情有着更浪漫的幻想,期待着不需要过多人为安排的怦然。
每一日,他都幻想着无数种和她相识的情节:
他的面包被她不小心碰掉,她道歉,他说没关系;
他主动过去打一声招呼,他们谈起天气,慢慢熟悉;
他因为迟到未能赶上轮渡,站在船上的她微笑着走了下来;
她的鞋子卡进路面,他走过去帮助她,而后与她相视一笑;
下雨天,他走过去为她撑伞,他们在雨中欢快奔跑。
可现实却是,他始终没有遇到和她有关的巧合,他也没有勇气主动走向她。
他只能在他的设计画板上画着她的肖像,画出很多个她灿烂微笑的样子。
他计算好上下班的日子,在茫茫人群中不断找寻她的身影,找到了就小心翼翼地假装不经意地望向她的方向;
或者在行走的人潮中不断靠向她一侧,但却默不作声地假装只是不小心同路的陌生人。
如此细腻又淡然的情节,如今大约很少会有电影如此表达了。
主演王志文曾是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演员,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演过这样一个散文诗一般的文艺电影。
影片结尾,如小说结局一样,男主人公终于等来了在脑海里演绎过无数次的场景:
她说:今天天气真好啊!
他压抑住心中的激动,淡然道:像春天一样。
几个月前我也曾在地铁里遭遇类似的场景,怦然一瞬,却没有勇气开口说一声“嗨”,只能用文字纪念那一场烟火般的“春意”(你好呀,陌生人)。
可回头想想如今地铁里多半都埋头于手机的男男女女们,又觉得即便是无疾而终的小小暧昧也是如此的珍贵。
生活不是小说,也不是电影,想要一个完满的结局,或者美好的开始,往往需要自己把视线放到现实世界里,主动去寻觅和把握。
我记起前几天曾看到一个网络情感调查报告中显示:
约莫半数单身人士表示自己单身的原因是因为社交圈太窄,可却有96%的人没参加过任何线下活动;19%的人最近一年没参加过任何朋友聚会;69%的人在最近一年中相亲0次。
我们都在期待命中注定的怦然,但很少有人真的抬起头,走出去,迎接飘然而至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