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高阳并非是作者真名,他本名许晏骈。称自己是“高阳酒徒”,所以笔名为高阳。高阳出身杭州门第显赫的许氏家族,世代书香。他童年时,家门口悬挂著三块御赐的匾额,花厅内的巨匾则是慈禧太后亲书。抗日战争期间,高阳未能完成大学学业,文史知识都靠自修,最终卓然成家。高阳的小说不仅仅书小说,他还将自己渊博的史学知识写于历史小说之中,如他本人所说:胡适之先生的“拿证据来”这句话,支配了我的下意识,以至于变得没有事实的阶石在面前,想象的足步便跨不开去。这样的原则使他很喜欢考据,所以他的小说读起来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觉得酣畅淋漓。
回归到本书,本书改编自白行简的《李娃传》,白行简是白居易的弟弟。讲述了唐代天宝年间,与五姓望族之一的荥阳郑徽,在进京赶考中,遇到长安名妓李娃,沉迷于与李娃相恋,名落孙山又散尽钱银,几经流落成为一名乞丐。在一个大雪天乞讨,再次遇到李娃,李娃愧疚在心,鼓励郑徽重新振作再次赶考。最后天宝十年,郑元和参加礼部会试,中进士及第,接着又应试直言极谏科,名列第一,朝廷授职为成都府参军。但是当郑徽功成名就之时,李娃悄悄离去......
故事听起来好似俗套,但是在故事当中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郑徽初入长安城的意气风发,邂逅李娃的怦然心动,名落孙山时的羞愧难当等等心理活动,生动而形象。当人物性格鲜活起来时,又有历史背景刻画,使故事更加合情合理。以其中一个例子来看高阳写作是如何考据的。
例如高阳在看《李娃传》原作时,看到凶肆这段关于唐朝仪葬的描写。他就去查考为什么唐朝的丧葬仪式会有展览竞争呢?天门庙的位置在哪里?怎么会容纳数万名观众?第一个问题来自于唐代的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富足,所以会有这样的民风民俗。第二个问题高阳去查考当时的长安城的城市布局与规划。当这些疑惑被一一解开之后,作者在书中为我们进行展现。色彩绚丽的大唐盛世下的意气风发的准状元郎,和一曲红绡不知数的长安名妓。这样的故事更加立体。
所以在读这本《李娃》,可以称之为“过瘾”,我感慨于素娘的一往情深,为郑徽与李娃之间的爱情感动,也理解李姥姥一生命运多舛。由此可以窥见大唐盛世的一角。
那个时代民风开放,生活和乐。所以长安三曲会生意兴隆,唐朝科举制度完善,所以便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对于人才的重视也是如此,没有什么比科举考试最为重要,新晋举人的一时风光无限也是唐朝百姓对于知识分子的尊敬。唐玄宗在殿试以及殿试后与郑徽的交谈与安排,也体现了当时统治者对于人才的重视,所谓上行下效,这才有了大唐盛世。而作者对于科举制的详细描写,不仅让我们看到那时人们为了考举的努力,还有考试的内容范围,不仅有四书五经 ,还有政治民生的思考,人才的选拔是综合的,而没有门槛的限制,也调动整个社会都有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从三曲妓女的言谈举止还有技艺中,我们也会惊叹于她们的才学。总说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但是现在读书的人却是很少。前两天看到《东方快车谋杀案》中,不管是什么身份,都有读书的习惯,唏嘘于当下的“低头族”,但是在书中看到唐代也是人才辈出,崇尚知识的年代,不禁慰藉,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拾回这样的礼仪之邦。
一本好书会引发很多的思考,在白行简的《李娃传》中,李娃与郑徽相守在一起,而李娃也因持家有方,守妇德被封为“汧国夫人”,而在高阳的书中,李娃迫于当时的阶级,自己与郑徽的身份差距,下定决心离开功成名就的郑徽,故事随着李娃渐行渐远的马车中结束,这一段的改编是作者对古代封建制度弊端的描绘吧。作者自己也经历过家道中落,世事无常,没有那么完美的故事,也是借由作品进行抒发吧。书中有一闪而过的杨贵妃与唐玄宗,还有关于李林甫奸臣当道的描写,为不禁思考,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谋反,那时几位主人公将何去何从?贵妃与太上皇当时的真实情况如何?当真是看书看进去了,有机会一定要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长安看看,虽然现在商业化气息存在,但是只要有心,仍然可以觅得当年的踪迹,还原当年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