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课题开题论证会,有两个学校课题开题,十六小和十二小。
十二小李伶校长是荆楚教育名家。我一直觉得她是用教育家的情怀在做教育,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开阔的教育胸怀,有坚持真理的勇气。
这次申报的课题让我看到了高大上。
课题价值高。在当前五育并举的背景下,这个课题是在帮助基础学校探寻新途径、新方法、新策略,特别有意义。希望能够边做边出成果,各个学校现在需要大量的生动案例,如果做好了,应该很快会成为省内外的典型代表。
研究决心大,校长亲自挂帅,全员参与,学校结合 “好习惯银行”德育特色课程与“项目式学习”,以年级为单位,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有志于做成十二小的精品课题。
团队上档次。研究队伍能力强,基础好,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进行合作,并将聘请市区教研员和高校专家到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确保课题研究扎实进行。
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拿到开题报告的文本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让劳动教育的这个课题更有创新性。因为创新是课题研究的宗旨,否则我们学别人就行了,所以一定要找到独一无二的我们。
十二小的课题名称是《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需要多方融合,所以融入学校校本课程新颖度够不够?能否改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新样态研究。
基于两个考虑。首先,新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新鲜出炉,给了我们一个研究的新目标,我们做这个课题,刚好就抢在了风口上。其次,把十二小已经形成的劳动教育特色进行进一步彰显,并稍加改良,成为新样态。
新样态就是达标式评价、项目式学习、协同式教学。
达标式评价:养成劳动习惯,突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同学段有具体的要求,每学期突出三个小习惯,家校进行达标考核。
项目式学习:提升劳动素养,感受劳动无限光荣
通过劳动教育增强体力,提高智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十二小生态园(种菜)
十二小后勤部(修理)
十二小急事帮 (帮忙、服务)
十二小设计部 (美化、绿化)
协同性教学:拓宽劳动渠道,创造无限精彩
利用高校资源。让湖二师的大学生参与课后托管,开设特色劳动课,比如剪纸、手工、编织、刺绣等,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心流体验,找到自信的舞台。
挖掘社会资源。到企业、农场、医院、法院等地方去进行职业体验。
开发家长资源。开设家长课程,开展劳动达标活动,请家长当评价员等等。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新样态研究,目的是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坚持育人导向,培养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从而达到“以劳辅德、以劳启智、以劳化美、以劳促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