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仅可以用来宠,还可以用来赚钱。
前段时间,泰国一名6岁的女童模特Freya;
靠着精致如洋娃娃一般的美貌登上了热搜,令很多人赞叹不已:
在照片中,Freya漂亮的毫无死角。
当天,她穿的是一条透视羽毛长裙,大领口的设计露出修长的脖颈;
高开叉的下摆,将她的白腿完美的裸露出来:
修身束腰的裙子展现出她的好身材,在转身时尤为明显:
站在领奖台上,她职业的微笑和标准化的站姿毫无破绽:
手投足间,全都是一个成熟女人的妩媚,完全看不出她只是一个6岁的孩子:
几乎每一张照片里的Freya,都穿着高跟鞋和长裙,脸上画着厚厚的浓妆;
脸上是面对镜头时端庄优雅的职业假笑,对于如何优雅的面对镜头,小Freya已经炉火纯青:
很多媒体也都在宣扬这个“别人家的孩子”
在我们还在吃棒棒糖,哭着跟爸妈要玩具的时候,人家已经能获得冠军靠脸吃饭,为全家人争了光。
但木棉姐姐却觉得,每一张照片中的Freya的刻意美丽,都让人难过和痛心。
我想,如果我有一个6岁的孩子,让她打扮成这样,我一定会十分抗拒;
因为无论如何,性感这个词都不应该出现在一个6岁女孩的身上。
而这才是她本该有的样子,稚嫩却可爱:
但实际呢?在现实生活中,让儿童扮大人营造反差来吸引眼球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了。
在各大商场里,经常会有商家举办“儿童维密秀”。
让一群不到10岁的孩子,穿着袒露的衣服,难受的高跟鞋,脸上化着浓妆;
在一群大人的注视下像模特一样扭着腰胯走来走去,摆出各种成熟的姿势,
人民日报也曾发文,痛批儿童维密秀“令人痛心”。
因为举办这样的活动,真的让人十分费解。
这究竟是展现儿童之美,还是为了迎合大人的低级趣味?
其实,我们不是反对童装模特,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健康阳光的儿童模特;
脸上不施脂粉,不用穿高跟鞋和不合时宜的服装,只有童真和美好。
而拨开这种乱象的外衣,究其根本,是赤裸裸的人性的贪欲在作祟。
还记得杭州那个童装模特妞妞吗?
因为长得漂亮可爱,被商家发现,从此妞妞完全失去了本该有的生活;
每天只睡3,4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全部用来换衣服,拍广告,从早到晚对着镜头摆出各种动作和笑容:
今年4月的一次拍摄中,因为妞妞有些累了,动作没有做到位,旁边的妈妈一脚踹在了妞妞身上。
妞妞踉跄了一下,迅速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而大人们为孩子整理好衣服,迅速开始了下一次拍摄。
被踢的3岁妞妞全程没有哭闹,安静地像一个没有情绪的成年人。
在妞妞妈妈的朋友圈里,记录着妞妞有一次打破拍摄119套衣服的图文,并配文“累爆了”。
假装抱怨的语气下,难掩得意。
夏天穿冬装,冬天穿短袖,在户外一拍就是十几个小时;
就算是一个大人,也受不了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但这些确实妞妞的生活常态。
在采访里,记者问妞妞:
“你喜欢穿拍照吗?”
妞妞直接说:
“不喜欢”。
妈妈听到,立刻说:
“她故意的”
然后让人把妞妞从镜头前带走。
还有一些视频里,可以明显听到妞妞妈大声的训斥着孩子:
“给我打招呼!”
“快点,给我笑一个,屁股扭一扭!”
只要妈妈抬起手,妞妞就立刻乖乖照做,仿佛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而在可爱的笑容下面具下,是一个早已经被“驯服”的灵魂
最后,因为承受不住铺天盖地的舆论,妞妞妈同意接受采访;
在镜头面前,她痛哭流涕的说:
“我怎么可能不爱妞妞,她是我的亲生女儿;
那天踢她,是因为她要跑到大马路上去,我怎么说她都不听,一气之下就踢了她一脚。”
但这个谎言被证明根本站不住脚,因为在别人拍摄的视频中,妞妞妈曾因为妞妞的不配合,用衣架抽打妞妞:
“妞妞们”不可以懈怠,因为她们可能是全家重要的经济来源。
有人算过,这些童模一天下来,最多可以赚到一万多元,可能比父母一个月的工资都要多;
因此很多家长甚至会选择辞掉自己的工作,做起孩子的专职经纪人。
而家长们为了拉长童模的职业寿命,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的饮食,导致孩子身高、体重等各项指标远低于正常同龄人,影响正常生长。
可这些,在眼中只能看到利益的父母那里,都已经不重要了。
而有的父母看孩子做不了童模,就把主意打到了“吃播”上。
一些父母为了吸引点击和流量,让只有几岁的孩子通过暴饮暴食,不断吃肥肠、猪头等油腻肥硕的食物来积累人气;
完全不顾孩子过于肥胖的体型和尚未发育成熟的身体健康;
居高不下的点赞数和未来可期待的商业变现,用孩子的健康来换取可观的利润:
还有的孩子,可以“卖笑”赚钱。
假笑男孩Gavin,大家都不陌生吧?
“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就是从他这儿开始流传的:
他叫Gavin Thomas,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
几年前,舅舅在他头上放了一只蜥蜴;
Gavin式“尴尬”“不知所措”立刻就戳中了大家的笑点:
至此,假笑男孩开始正式出道。
各路名人争相与他合照,甚至被邀请参加“美国春晚”到超级碗做嘉宾:
每一天,他都有跑不完的商业活动和拍不完的照片;
但这张演唱会上无意被拍到的瞬间,或许才是他此刻真实的表情:
他真的已经很累了,再也不会笑了。
但那怎么可以?于是,他的父母带他来到了中国。
网红汇聚的微博之夜,Gavi仍要被迫和无数名人轮流拍照,即使他已经疲惫不已:
一旁的的李易峰注意到,问他:
“Are you tired?”(你累了吗)
当然,他怎么能不累?他才只有9岁。
在本该因委屈和疲惫而放声大哭的时刻,他却只能假笑:
很多人都习惯于他带给我们的快乐,但却没有人关心,Gavin真正开怀大笑,是什麽时候了:
这些父母眼中的赚钱钵钵,被透支着健康和快乐,小小年纪,就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我问朋友,为什么要让孩子这么累,为什么要让他们的童年变得商业化呢?
朋友的回答很直接“为了钱呗!”
很现实,也很无力。
当父母把孩子当成赚钱的工具不断牟利,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谁来保证?
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是没有选择的;
他们尚且年幼,不能分辨好坏,只能跟着大人的意志做事。
可是,让一个孩子过早的接触性感和裸露,体验金钱带来的诱惑,年纪尚小的他们,又该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
曾经,张爱玲说过一句:“出名要趁早”。
让无数的父母愈发的急功近利,恨不得让孩子一步登天。
可能一开始父母只是为了让孩子见世面,但在金钱的利益驱使下,不少父母都迷失了初心。
让孩子长时间化着精致的妆容,学着大人们喜欢的样子矫揉造作,完全失去了他们本该有的童真。
奇葩说有一期的话题是:
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都是假的?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傅首尔说的那句:
“其实我们大人,应该做那个比孩子更加相信童话的人。”
深以为然。
童年之所以可贵,正是因为孩子有着尚未蒙尘的纯净心灵;
他们以无邪的眼神追寻这个世界,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宝贵的纯真。
诚然,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残酷,但作为父母,应该把这种残酷尽可能的避免;
而不是以锻炼他的生存能力为理由,撕裂他的童真和对世界美好的想象。
你的孩子也只来这世界一次,包围在他身边的应该是很多的爱和温暖,而不是过早的面对世界的残酷;
别让孩子以后沮丧时,努力回忆,却想不起丝毫的温情,让他无数次坠入黑暗,觉得“人间不值得”。
因为一个人温暖的童年回忆,足以在他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时;
给予他最强大的力量,和继续走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