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事情总是那么让人忍俊不禁。
最近时常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有几个场景那么熟悉,七毛钱一瓶的娃哈哈、七毛钱一包的华丰方便面、八毛钱一包的虾条、八毛钱一双的袜子、五块六毛钱的凉鞋、十五块钱的牛仔裤、十七块钱的褂子,这些小事儿,挥之不去。
于是乎,先挑选几件,写来以飨众君。
01
我们有无穷尽的精力去关注自己和他人的点点滴滴——连谁谁谁在哪天哪个地方什么场景下说了什么话都记得清清楚楚,连谁和谁的碎花裙上花蕊的细小差距都辨识得真真切切。当然,谁谁谁穿得哪件衣服,我在哪里见过。谁的那个鞋子鞋面上用的面料是他多久之前穿得一件什么衣服的巧妙改制,也能用火眼金睛还原得像模像样。
小时候,还有很多事情啊:
没有一支铅笔是从头用到尾的,没有一块橡皮是从大用到小的,都是直接拿小刀去切,切完“炒菜”。也很少有一个本子是从新用到旧的,都是上厕所的时候从本子上撕纸下来擦屁股。看着爸爸妈妈为了鼓励我好好学习,批发来的一包包的铅笔,各色各样的橡皮,一摞摞大小不一的本子,还是觉得太少了。学习是最至高无上的事情,所以,那时候为数不多的零花钱也大都义无反顾地用在了这些学习用品之上。
谁又和谁好了,谁又去谁家写作业了,谁又在背后说了谁的几句坏话。如果不能现场还击,当然要写在某个地方,写上“xxx大王八”,这就是那时候骂人最恶毒的话了。写完之后,所有的情绪也都倾泻在此,转眼又成了好朋友。小孩子的心思就是如此单纯简单。
那时候,整个村子都是玩耍的场地,所以谁是谁家的谁,谁是谁的爹爹,谁家的儿子叫什么,谁家娶的媳妇儿是哪个村的,都了如指掌。并且,更神奇的是,那时候辈分也分得清楚,知道叫谁大爷,叫谁嫂子。
哦,那时候超级旺盛的精力~
现在长大了,即使迎面碰见,也不能肯定和那人是不是一个庄子,更别说论起辈分来应该称呼什么了。
这些呀,或许是成长的代价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