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的兴起多读了一些,完成了Part2的章节,对以下观点有一些共鸣记录如下:
刘炽平回忆说:我那时粗粗算了一下,全公司比较重要的产品线就超过了60个,每家都对技术有实时性的需求,递交到R线之后,几乎无法安排,这已经影响到了正常运转。
腾讯在2001年的第一次架构调整所解决的一个问题。其实类似问题我们也有碰到。各个项目各个客人提出的需求如果在同一时间段被签订一定也会在资源上受到现状的极大挑战。我们所要思考的便是相适应的解决方案。或许是团队结构的变化,或许是产品目标和交付节奏的变化等,我们需要这样的答案。
彼得德鲁克将企业管理视为“艺术”而非“科学”,其潜台词便是对不确定性的警告与尊重。
管理学大师对管理的定义真的是直达精髓。我们先不谈管理,谈谈产品经理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实际上产品经理每天面对的就是众多的不确定性,可以是高回报的业务需求,也可以是高紧急程度的用户反馈/产品问题,我们应该时刻对此表示尊重,探索整理出自己处理各事项的方法和排定优先级的策略,并时刻以此警示自己不要跑偏(要专注,要专注,要专注)。在我看来,这当然也是一门艺术,可以有各种不一样的技巧处理和完善的。
这种后发策略,势必造成两种情形的出现。第一,腾讯会被认定为一个“模仿者”而非“创新者”。程苓峰写道:“马化腾不以为然。他说,我不盲目创新,微软、谷歌做的都是别人做过的东西。最聪明的方法肯定是学习最佳案例,然后再超越。我不争第一,没意义。新产品一出来就要保证稳定,不能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要慎重。
读到这里真的会让人思考良久。我们的产品的最佳案例是什么呢?我们有在某方面达到这样的高度么?
我们不断在推进新功能的上线,确实保证了稳定么?在节奏比较快的情况下该怎么保证稳定呢?要慎重我的理解是:要好好design,要好好思考解决方案的稳定性和可控的影响面。这个敏捷到底是否有冲突呢?该如何把握好节奏呢?
在过去的8个年头里,曾李青与马化腾,、张志东一起构成腾讯的“铁三角”。他们个性迥异,特长鲜明,马化腾擅长产品,张志东擅长技术,曾李青擅长市场,而这三者几乎是一家创业企业必须拥有的核心能力。
在我们所有的产品介绍中我们都说我们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是了解物流和优异的服务意识,然而我们从来也没有提到过我们擅长市场,也承认自己在市场开拓方面其实是薄弱的。当然黎叔的工作已经远远优于我开始做这方面工作时的表现了,然而我也非常认同黎叔所说的我们仍然没有在市场方面有极高天赋和能力的小伙伴,一起祈祷他的出现吧:)
随同熊明华从西雅图回国、然后转投腾讯的郑志昊回忆过一个细节:“我们去大学招聘大学生,在每一个招聘现场都被围死,乌压压的都是人,简历堆成了山,他们看见微软的人就好像看见了神一样,把我们彻底吓坏了。”一年多后,跳槽到腾讯的郑志昊再去校园招聘学生,“几乎没有一个TOP10的学生愿意来腾讯。我们根本找不到最优秀的人才。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腾讯是用“二流”乃至“三流”的人才,在与微软打仗”。
现在的腾讯想必再也不会遇到相同的场景了,我们都意识到或者看到的肯定是那些现在的最顶级人才都在冲向BATJ等皇冠上的企业,殊不知原来他们也是那样过来的。看一看正在努力的我们自己,有着这么好的resource pool,大家都不断做好自我管理,目标管理,心往一处使,人尽其才,说不定会有惊人的爆发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