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上帝,请给我灵感! | 《莎翁前传》

《莎翁前传》,不知道把他理解为一部偶像剧版的莎翁作品是否更合适,毕竟主角颜值高到不能忽略啊。

目前看了几集,有一些偏离预期,而且对镜头里展现出来的那个艳丽又肮脏、浮华且无知的时代很是疏离。能坚持下去,是因为又有创作者与灵感的故事在其中。


威廉·莎士比亚


年轻的莎士比亚满怀才气,无论是诗歌还是戏剧,似乎都手到擒来。这样的创作激情,却来源于内心的罪恶与矛盾。

身为天主教徒,不能撒谎,不能不忠,不能犯罪。然而心底最深处的渴望总是与信仰发生冲突,长此以往,魔鬼趁虚而入。它无时无刻不游荡在他身边,变换着各种令他恐惧的形态,谴责他,拷问他,折磨他。他内心承受着煎熬,只得诉诸写作。

还好会写作。那是一条救赎之路。

他希望通过戏剧让世人更了解人性,更能直面内心,又何尝不是自己想要寻得解脱。每一个句子就是一次挣扎,每一部作品就是一段心路。作品完成,公之于众,就是把自己的心剖开给全世界看。


克里斯多夫马洛


当然还有马洛,那个与莎士比亚同时期的天才,那个狂悖无端的无神论者、同性恋者、以及叛国者。

关于马洛的情节就夸张多了。为了获得灵感,从而无止境地追求刺激,荒纵无度,甚至向魔鬼求助,追求死亡的极端刺激。

他应该是羡慕莎士比亚的,因为他能看到魔鬼。是的,他人的痛苦反而是自己一心向往的。而他看不到,什么都看不到,因为他没有信仰,他心里无所忌惮。

不,或许有唯一的恐惧,那就是死亡——却是爱人的死亡。于是终于找到灵感——却是最黑暗、最悲伤的灵感。

然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诞生。那是一个为求真理不惜叛离上帝,甚至拿灵魂与魔鬼做交易的狂热分子。看上去,处处都有马洛自己的身影。到此,他的结局几乎已经注定。



每次看到这样的故事都忍不住心醉。

一个人,为了倾诉自我,为了把自己更好地呈现给这个世界,可以做到什么样的地步。从过往众多写作者身上,我们看到太多可能。他们为写作而狂热,甚至付出生命。那样一种彻底燃烧的状态,在我眼中就是一幅绚烂妖冶的图画。

文字是人类最美好的表达方式。你的灵魂精华由心而生,再经过大脑加工,转化为一个个符号,然后就像突然有了实体一般落脚到外部世界。当然,这个过程时而舒畅无比,仿若高山流水直淌而下;时而却仿佛迷路的龙卷风般,找不到出路,只能在心里疯狂肆虐。

他们都在追寻灵感。莎士比亚用内心的痛苦滋生一波又一波灵感,而马洛借助外力催生灵感。

但灵感到底是什么?

灵感是一个人,一朵花,是一场长久的沉思,是一次不经意的恍惚。灵感无处不在。灵感又无处可寻。

或许上帝会有答案。写作是上帝赐给人类的一场自我发现的游戏,而灵感就是上帝安放在人世间的一个个触发装置,他可能把它们设在任何地方。一旦触发,你便获得其中技能。而要如何找到它们,就需要靠你自己去发现了。



一柒〇玖贰肆  篇〇贰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步:愿望 我期待中的生活中最佳状态的自己的样子是独立的,自由的,值得家人朋友信赖的,也是可爱的! 自己期待的生...
    依然安静gy阅读 261评论 0 3
  • 而立之年 ————呓语 古人云:三十而立 转眼间 已迈入而立之年 说来惭愧 一事无成 少了“仰...
    蜗牛跳舞阅读 516评论 0 3
  • 曾经的我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跑渣,初高中800米女子跑步永远能逃则逃能免则免,连考试也是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连拉带拽,连推...
    JaA_甜阅读 2,768评论 8 7
  • 有分寸地爱一个人,是我们一生中必须修习的课程! 分寸是什么?是懂得把握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能进可退!太近了,会让对方...
    小妖带阅读 2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