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女儿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母亲是女儿心灵的港湾。但是我与母亲始终处于相爱相杀的情感纠葛中。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对于我却从来没体会这种疼爱的感觉,小时候母亲总拿我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说我这不如,那不如人家,从小到大从来看不到我的优点,从母亲嘴里从来都没听到一句肯定和夸奖,就喜欢把我的缺点挂在嘴上。不论发生什么事情,谁的对错,母亲总能找出我的不对。她不许我迟到,不许我玩游戏,不许我看小说,不许我看电视,有时候一经发现会让老爸抽下皮带狠狠的抽我们,打的我们抱头鼠串,鬼哭狼嚎。从小我就逆反心重,感觉活着没有意义。总是想尽办法离父母远远的,15岁我曾离家出走,后来去读寄宿学校,一直到大学毕业、工作,我始终都在外地。在我妈眼里,我就是那个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的逆女。
我深爱着我的母亲,但我又害怕我的母亲,我对她充满怨气。或许我们就是天生相爱相杀的一对母女。
所幸我凭自己的努力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嫁了个疼爱我的老公,把家庭和事业都经营得令人羡慕。所有努力我都是为了向母亲证明自己有能力、有价值,希望母亲能对我刮目相看。不论到哪里去,旅游还是出差,我都会大包小包扛回家,最好的都拿给母亲挑选。可是母亲说我又乱花钱,不会过日子,怎么吃饭怎么洗碗怎么挂毛巾,唠叨个没完,甚至怎么上厕所母亲都不认可,每次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每次我给她买的礼物,她拿去还人情;我给她花的钱,她一分不用攒起来;我觉得很受伤,常常在被子里泪流满面,每次冲出家门我都发誓再不回娘家了。
可是有一个人,不论她怎么对你,却永远会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我忍不住给母亲打电话,我忍不住我的牵挂。父亲于我而言,从小只是一个背影,他常年当兵,家中只是每个月收到他的来信和汇款。母亲忙里忙外,一个人带着我们姐妹俩,没有长辈帮衬,吃尽了苦头。后来父亲去世早,母亲怕引起财产纠纷,又一个人生活。我怕母亲孤单,我怕母亲生病,我怕母亲舍不得吃穿……以她坚强独立的性子,如果我不去,她什么都不会说。
我极度渴望被母亲需要,我希望能够挽着母亲一起散步;我希望母亲在最忙碌的时候她停下脚步来听听我说话;我希望在母亲难过时不惜一切哄她开心;希望在母亲生病时第一个向我求助,我愿意放下所有来陪伴;我希望留下来驱散母亲的孤独,哪怕只是坐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我希望在任何时候能毫不犹豫的答应母亲的任何要求,可是母亲永远说不需要,不要浪费钱,不要耽误工作,不要呆在娘家早点回去,母亲的拒绝和数落让我感觉到很无力,很委屈。
有一次,我和母亲又开始争吵,哭泣着数落母亲,我抱怨母亲不理解我,无论我对她多好!我愤怒的指责母亲说:“你自己一个人独裁习惯了,我做什么你都不会满意,你根本不需要我!”母亲摸摸我的头发,叹,“哎,你还是个孩子啊!我只强调你的缺点,是想让你做得更加完美呀!你想过妈妈拒绝你的原因么?”我擦擦眼泪,沉思了半天,说:“为什么?”母亲说:“你父亲早逝,我自己过惯了苦日子,对现在生活挺知足的,我怕你乱花钱,所以才拒绝你。现在老了,也不想给你添麻烦。你想想从小到大你吃过什么苦?我小时挑水烧砖换学费你小时候在干什么?只要能自己做的事我有没有喊过你们?”我沉思良久,说:“我知道你总是替我着想。可我还是忍不住愤怒和委屈。”妈妈期期艾艾地说:“可能是你急于想得到我的肯定,可是妈妈老了,很多东西已经改不过来了,我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长大连面没见就结婚了,那里知道怎么去爱一个人。”我愣了片刻,想起每次上班,老妈总是像“天气预报”一样知道我的行踪,往楼上一看,就可以看见母亲的笑脸,那时候我觉得母亲老监视我迟到没有,现在幡然醒悟,原来母亲一直在用最朴实最贴心的方式爱着我。
原来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的一辈子恩情“视而不见”。因为对朝夕相处的人太熟悉了,并没有真正读懂她。我希望母亲用我需要的方式爱我,只是为了满足自我存在感的需要。但我们不能只试图改变他人,我们只能疗愈自己的创伤、改善自己的内在,放下对别人认同的期待,学会健康地对待,让扭曲的关系在人生中不再重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爱之深责之切,不过因为那是我们最在意的人,所以才会爱恨交加。我们以为我们怨恨,愤怒的报复,可是总有些东西,盘踞在心的最深处,当它探出头来,我们才发现更多的是爱。岁月流转,心灵成长,我终于读懂了母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