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加写作训练营的第一天的作业。
我知道我不该着急,可是我没法不着急,着急而又茫然。
忘了从哪里关注的写手圈,寻着写手圈知道了写作训练营,早早的报了名,盼着第17期开始。终于等到了昨天开营,今天一早看题目做作业。不想,傻了眼。
四部名著的开头为素材,自己学习、写一段文字,“并用心打磨文章的开头”。
自己的情况比较适合题目说的:“对素材无感”。真的无感。
先看了一些群里伙伴已发出的作业,一看,又傻了眼。大部分都是“熟练工”了,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文字也颇为老道。
我自己呢?不知是否年纪大了的缘故,思想还停留在学生时代,只知道文章分为散文、诗歌、小说、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对于现在的网络文字,好多不明白,而且很长时间也不明白,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找答案,以至于有些着急。
据说是期刊渐渐式微,期刊写手也多转战网络,开公众号,那么他们的写法也应该是要适应网络的,还有好多传统媒体也有了微信公众号,像新华社、人民日报的人民网,其他媒体更不必说。那么,网文和期刊报纸文章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我近来也听了一些网文“大咖”的讲课。听见说网上阅读量转发量很大的文叫做“爆款”。我之前只知道淘宝店或实体服装店最热卖的服装款式叫“爆款”。
还有说,有的平台的热点文章就三大类:鸡汤文、情感文、干货文。这和我的传统认知又分离了:这三类热点文章属于什么文体?散文,小说、说明文还是议论文?干货我没有,情感话题不感兴趣,鸡汤我只会在厨房里炖-----那么,这个平台岂不是没有我的立锥之地吗?
还有据说文章要适应手机阅读,必须在结构、排版上遵循一些新规则,或者成为“套路”,那么我是否要学会这些套路?
在简书的一个写作群,群主不时的重复发布群公告和一些活动,结尾总是这么一句话: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这也是今天文题的来历。
我还听到了很多其他的声音:多读书,多读名家名作,经典名著反复读、吃透精神、读书还要做笔记,才能变成自己的营养,要多读古典诗词、古文经典,读书面要广要杂----除了文学类的书,还要读历史类、哲学类、思维类、科学类、经济类等,这样知识体系才完整,等等等等。
以上的所有汇合在一起,就是我的情况:年纪不小,读书不多,套路不懂。有的是-----喜欢读,喜欢写,想写好。
我听群主的话----不着急。我知道着急也没用。我现在能静下心来,在经典中挑选我读的下去、感觉适合我的书,慢慢读,细细读,边读边记。我知道网络“大咖”也都是有扎实的阅读功底。
我不知道的是,如何把名著经典与“爆款”、干货鸡汤练习起来?
我不明白的是,在当今的时代环境,是否读经典名著的目的或者说未来,都是为了自己能写出“爆款”、干货鸡汤?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
我希望在这个写作训练营里,等得到一些答案。
�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