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良知行书院前几天举办了一个以“改过”为主题的研讨会,数位企业家纷纷谈论自己的“过”与“改过”经历。
其实要企业家改过,并不是要指责企业家,恰恰相反,我认为他们是当下社会最伟大的群体之一。写这篇文章我要表达的观点是:事实上,企业家已经承担了很多的责任,他们每天在思考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和如何做更多的事情。时间一长,难免就会有一些过失的可能。所以孔子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因为你是企业家,是公众人物,所以,你的点滴过失大家都能够看到,同样,你的改正,更是值得大家敬仰。
那如何能够做到呢?我认为可否试试“在爱与价值中快乐修行”。
一:爱
几年前,我去一家国有企业,恰好中午饭点了,我们一行六人去食堂吃饭。我的职业习惯,就是喜欢看人,我要看这些工作人员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他们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在吃饭这个完全放松的时候,他们的神态是怎么样的。说心里话,我对于那家企业的有点小担心,因为员工们在去食堂吃饭的过程中,我没有看到他们特别开心说笑的一面。当我们正准备穿过人群去餐厅包厢的时候,走在前面总裁办的工作人员好像是有点粗鲁的把员工推开,给我们让出一条道来给我和公司的老总。这让我我有点不好意思,同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员工极不情愿又难以说清楚画面。
我也不知道那个被推了一把的员工是否还耿耿于怀?我想,也许可能有暂时的不快,但是应该很快就烟消云散,毕竟这是太微不足道的小事了。他会想,老板工作也是很辛苦的,本来中午可以好好休息一会儿,结果还要陪着客人?或者他会想,是不是自己太不懂规矩了,不应该拥挤着在一起,应该主动给领导让一条路出来?他也许会想,我会不会给这个客人带来一些影响呢?等等
前年冬天一场大雪刚过,我正在一家企业做访谈。也是临近中午了,我一个人走进食堂,准备去午餐。在我快走进食堂的时候,发现一对老夫妻正在慢慢前行,他们倆手挽着手,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老太太扶着老爷子往前走。快走进食堂大门的时候,有一帮年轻人边说边笑的快速进来,同时也有一帮人从里面走出来,人流量急速增多,这个时候,那一对夫妇就索性让在一边,虽然肆虐的寒风夹着零散的雪花吹着他们红红的鼻子,但是他们脸上依然展现的是慈祥的目光。有几位主管模样的人看见了,想要给他们打伞并引领他们进去,都被他们用眼神制止了。
那天整个下午,我啥也不想干,我就一直美美地回味着这个画面,然后一遍一遍地想着如何把它描写得更为真实准确,记在我的本子上。
二:价值
去年年初时想尝试一下如何修行,比如早上如何起床。有师兄说,当醒的那一刻,立马起来,不需要思考。
我依样做了二天,觉得没有啥大不了,也就自信满满地说,这都是小问题了。师兄笑笑。
又过了几天,情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第五天的时候,我居然醒了之后,又在床上赖了十五分钟才起来。因为我刚醒的时候,一不小心地想了其他事情。想着想着,时间就很快过去了。
时间一长,我就有点担心:我好像在担心自己会撑不下去,我好像看到自己的修行会失败,我好像感觉有一个东西在我的内心里面偷偷地朝着我笑:这么一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够干呢?总而言之,需要我想的问题越来越多,就变成了越来越恐惧害怕。
甚至有一次,我半夜醒来,也会想一个问题:我死了没有,是不是还在自己的身体上。然后我就用手捏住鼻子或者卡一下虎口,证明自己还在,然后又睡着了。
比如这次改过论坛之前二个礼拜,我就特别的生我自己的气。现在想来也真是好笑:
为了要把这个论坛做好,我就通过多种的途径,试图了解几十位不同企业家身上各种过失,准备作为案例来和大家分享。我们把不同的问题,贴上不同的标签,做出不同的归类,总结不同的答案。
所以那几天,我一直没有睡好,不仅仅没有睡好,也没有起好(一醒就起),因为我发现,那种一醒就起,好像感觉靠的是自己的强制。这种强制,就像紧绷的箭,时间一长,我担心肯定会折断的。
是不是我的潜意识在担心着什么?还是我在恐惧着什么?所以用这种方式来压迫自己?
我内心的恐惧从哪里的?
这个恐惧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是我的内心的恐惧吗?还是我的自我投射?
我的同事们,朋友们,特别是同修班的成员能够看到吗?或者已经是感觉到了吗?
直到这二天,在和师友不断的沟通中,我才明白,很多时候,自己的判断失误也好,决策不力也罢,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不够,或者可以说是没有达到真正的知道。
比如说:我们一直标榜着我们良知行公众号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有价值的,是用心写的,是有生命的。然后就要通过价值来传播,但是这个价值是什么呢?它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解决一个表面的问题就是价值。尤其对于企业家而言,这应该不算真正的价值!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真正的价值解决方案,往往是隐藏在问题背后的背后,是一个不可逃避不可再问的两难甚至是多难之间。
所以,就算我替企业家们找到100个解决问题的答案,那又能怎么样的?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吗?能算提供了价值吗?没有!更何况,这些问题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你又有多少能力能够一个个解决呢?
这让我汗颜,让我想起了王阳明格竹子,只是在万事万物上做文章,岂不知,就算了解了万事万物,那还有更多的万事万物怎么办呢?
怪不得我的内心会恐惧,会担心,会害怕,原来我的内心早已经看到了这些问题,只是我拘泥于“一醒即起”的把式,而把内心不断升起的意识察觉忘记掉了。比如那个半夜,当我担心自己是否要死的时候,能否在自己身体内逐一搜索,到底这个想法从何而来,就像半夜抓小偷一样,一旦抓住,立马去除。这就好比,每当我的内心察觉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能够清清楚楚的看明白的吗?然后让自己安静下来,然后一个一个去搜索这背后的,从而认识到真正的自己,那么,这些恐惧担心也就自然而然不存在了,那么,内心就会归位,一切虚妄也就自然消失。
三:修行
本次力行论坛我们就企业家有违道德礼法的过错以及决策失误中言行偏差之过进行了研讨(这些后续另文),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探讨了儒家的中道观,也就是中庸之道中的“君子而时中”的“过犹不及”。
昆明市盘龙区交三桥社区的张大妈,患有严重支气管哮喘,对花粉特别敏感。可偏偏不巧的是,她所居住的楼前楼后都种有二棵木本夜来香,为她的生活带来许多烦扰。她曾多次找居委会反映,都以“个人意见”为由被拒绝处理。经过半个多月的讨论,他们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这两棵夜来香移走一棵,留一棵给其他居民。
这个案例用的折中办法是中庸之道的体现吗?当然不是。
时下很多企业家都在学习华为,但是很多企业都不知道中兴通讯。中兴30年的成长中有一点特别明显,就是源于不断地坚持对市场机会的准确把握,顺势而为。2009年以来很多同行业公司已经消失了,而中兴、华为在全世界站住了脚。
中兴的老大侯为贵去年退休,他不像任正非,任正非有一点‘酒肉穿肠过’的感觉,侯为贵有点像‘道’,很多时候他吃素,在修行,出差时候随身带着电饭煲。
他说:“一个卓越的企业总体上的表现,是能掌握好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之间的平衡。中兴通讯距离卓越的企业还有一些距离,但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投资者和股民希望企业的业绩每个月都在上升,但他们更多看到的仍然是短期利益,作为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不能只顾当期利润而忽略长期发展。”在侯为贵的众多决策发言中,平衡是一个被提及频率非常高的词。
那么,平衡是不是中庸之道呢?
关键要看是不是真的解决了双方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初心。
比如文中的移除一棵夜来香,表面上看,是在听取双方意见,叩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实质上,最后双方的问题都没有真正的解决。
在我们企业经营活动中,经常会有战略和文化的矛盾,生产和质量的矛盾,创新和成本的矛盾,品质和成本的矛盾等等。很多企业家都作出了正确的抉择。然而,抉择好做,坚持就不容易了。特别是要把“中”付诸于行动的一系列流程/节点控制/标准化等等细节中,更是需要“一以贯之”,不然极有可能导致了二张皮。
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同样也知道干部建设的重要性,但是能够把企业文化和干部建设真正融合在一起的又有多少呢?对于文化,我们是不是很多时候停留在对企业有利就是文化,对企业不利就是不良思想?对于干部,我们是不是很多时候进退在对企业有利就心生欢喜,对企业不利就心生鄙夷?
所以,有位大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你的心在动了。
看来要做到真正的“君子而时中”,时时刻刻把“过犹不及”放在心里,把心放在最中正的位置,却是我们企业家最最需要修行的,而修行,就需要从养心转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