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杨梅三千颗,犹胜神仙上瑶台——这是我的感受,因为,杨梅是我的最爱!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欢吃杨梅而且特别能吃,一眨眼的功夫一盆杨梅就会被我一扫而光,而且,不用吐出杨梅核。每每一起吃杨梅,总能听到大家的惊叫“你怎么能吃这么多?!”
我的家乡盛产杨梅,每当杨梅成熟时,漫山遍野一片红色,高大的杨梅树上挂满了圆圆的或红或紫红或碧青的杨梅,使人一见立即垂涎三尺。那时候,杨梅刚长出来就去守候着,从小小的青绿色到大一点的微红,就那么慢慢地试吃。小时候真的特别能吃酸,有时酸得冷汗直流,一个劲地喊着:“啊,酸死了!”而手一刻也没停,还是一颗颗往嘴里送,真过瘾!
中秋节那天,折下长相好看的杨梅枝,插上削得圆圆的沾上胭米水的番薯,就像是一把长满杨梅的枝条。用来祭拜月神,很是美丽。杨梅,贯穿着我的整个童年!
杨梅最好的吃法是:洗干净之后,洒上盐、剁碎的蒜头,再放入几片金不换一拌,就是人间美味!这样的杨梅无论酸甜,我都能一口气吃上两三斤。有时吃得很多了,肚子觉得饱了,但只要打个嗝,就能继续吃了。如果红红的果汁不小心洒到衣服上,不用着急,用煮熟的米饭或杨梅叶搓一搓,就能洗去红斑,真是奇妙。
自去年以来,文祠的杨梅大幅度减产,亲戚朋友家的梅林只有几颗杨梅孤零零地挂着,往日的美丽风景荡然无存。今年,有同学告诉我,她家几十棵杨梅根本就没有长果。很是惋惜,也有些失落,更多的是惆怅。虽然随时都能吃到从街上买来的杨梅,但采摘杨梅的快乐却无法体会了。
“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读到这首诗,我有点庆幸当年杨贵妃只爱荔枝而不爱杨梅,要不,不只是““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么“简单”,恐怕不只是累死马了。杨梅的保鲜比荔枝难得多,在科技不发达的唐朝,真想不出如何让受宠的杨贵妃吃上新鲜的杨梅!如此一想,真为自己生活在杨梅产地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