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对城市生活一直都没有什么奢求和向往。这是真的,我是个农村来的人,从小都觉得农村挺好的,到现在依然是。挖心挖肝地说,我依然能列举出一大堆的农村比城市好的理由,但是城市比农村好的理由,我掏心掏肺也说不出几个。
但我看到我身边的人,或者大部分的人,来自农村,对城市生活趋之若鹜。于是我就开始检讨自己,我是不是被时代抛弃了?但不管如何,我都依然跟随着时代的浪花,来到了城市里,因为我得生活,我的老婆和孩子也得生活,而且我们都希望明天比今天过得更好一点。农村纵有千般你心灵上的美好,但它却给不了你物质上的灿烂。心灵上的压抑,可以忍忍,但你几天不吃饭,或者口袋里没有钱,是绝对忍不了的。
2
说实话我的家乡并没有多么好的风景,没山没水,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啊,无遮无拦,晴好的天气里你都能看清远处的牛羊是公是母。这里除了土地就是村庄,但这样的地方之所以让我一直眷恋就是因为它能给我一种恬淡的生活,我们小时候,除了农忙是最痛苦的时候,剩下的时光都是最快乐的。那种生活里没有竞争没有差距没有浮动的心灵一切都像风雨过后树上挂满雨珠的叶子一样低沉且安静。
这就是一种简单的生活,一种最像生活的生活。
而在我内心深处一个理想的生活城市就应该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农村,它能让我找到恬静且简单的感觉。
但很多年轻人都渴望大城市,都知道那里机遇多,竞争激烈,能找到属于年轻人的刺激和心跳。当然还有失落。
3
在我十六岁的时候我去了北京打工,那是我第一次进大城市,说实话北京并没有给我这个毫无见识的农村孩子一种大城市本该有的繁华和震撼的景象。当时是2002年,我坐在长途汽车上呆若木鸡地看着一片片灰色土气的建筑,一度怀疑汽车是不是还没开出我们县城。我不敢对别人说出我的看法,因为很多人嘴里,北京是那么的伟大。
我在亲戚的介绍下来到一座酒楼打工,我没有文化,只能从最底层做起。在那里见识到了人群中层次分明的等级,一个酒楼就能分小工、领班、大厨、厨师长、行政总厨、总经理、董事长。坦白讲一向连村长都忽视的我有点接受不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阶层,或者说距离。我对于一级一级奋斗着向上爬也没有任何兴趣。我来这里,只是想拿份工资。
但是后来因为所在酒楼是一家连锁企业,有一家位于东直门的分店拆了,那个店的员工分散到其他店里来,于是人员过剩,于是就应该淘汰一些比如手脚不太利索、没什么眼力劲儿、对这份工作表现不出一点点的热爱、眼神里迸发不出一丝丝上进心的员工。很不幸,我各项条件都达标,所以,我被辞退了。
4
被辞退的我十分的兴奋,因为我又能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又能回归跟我一样的那群人。当然,你可以说我没出息,但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触。
回想在北京待过的那几个月,给我印象最深的那是那群跟我一起住在偏僻的职工宿舍的来自各个小地方的拼搏的灵魂们,他们看起来那么努力想要留在这座城市里,想要在这里安放他们的未来。甚至我看到有人下班后苦读跟他们眼前职业毫不搭边的哲学书籍来充实自己,我想,以后这群人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成功的人。当然这只能是少数人,更多的人会是这座城市里短暂的过客。
后来果不其然,北京房价飞上了天,他们的工资也只是涨了一点点而已。
我始终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尽管我不太喜欢大城市,但这并不妨碍许许多多的人把那里当做梦开始的地方,也确实有很多人在那里铸造起灿烂夺目的人生。但我绝对不会羡慕,就像鱼不会羡慕鸟,鸟不会羡慕鱼,因为不属于一个品种。
5
而我读到一些文章讽刺那些胸无大志的人,比如嘲笑很多应聘者只选工资高的地方而不选能成就他未来的地方,笔者还会说这样的人那是相当的目光短浅。但我想告诉您“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人家干嘛要像你一样目光高远的活着?这个世界虽然很大但是绝对容不下所有人的高远志向,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老板都是成功者,这个世界需要有人披荆斩棘创造一番事业,但还需要更多的人安于平凡地活着。
别拿什么“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之类的名著节选来教育人,我他么不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只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钢铁,还需要棉花、棉花糖、棉花棒、棉花球……
现实中本来就有很多很多的人安于平淡的快乐,他们不伟大,他们很平凡,他们很幸福。不要让你崇高伟大的志向,溅他们一身血。
6
活到现在,我觉得最适合生活的城市就是三四线城市,比较于小县城,这里设施更齐全,没有参差不齐的群众素质,没有上下不接的社会风气;比较于大城市,没有明显的阶层分裂,没有惊心动魄的竞争。在这里的人,大部分都过得差不多,人与人之间没有太明显的落差,生活节奏也比较缓和。
当然了,这样的城市,适合上进心并不太强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