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请到了吴伯凡!可能他也要为自己的创业做宣传(公众号:伯凡时间)。因为有海量的阅读,所以他能打通知识的边界,能够把杂乱的知识连起来,形成自洽的逻辑体系。
生物的发展史就是追求移动性(自由)的历史。包括基因移动,信息移动,原子世界向比特世界移动。
植物本身是不可移动的,但它能借助风、水和动物,让自己的基因移动。例如,花朵生成花蜜,吸引蜜蜂,让种子附在蜜蜂身上移动。植物结成果实,吸引动物采摘,动物吃掉果肉,扔掉果核,种子也完成了移动。莲藕的种子借助莲蓬浮在水上,随着水流移动。
自然界移动效率最高的是秃鹫,热带草原大雨后产生热蒸汽,秃鹰张开翅膀就能很轻松地在高空滑翔,发现食物后收起翅膀就能垂直降落,不费一点力。(乔布斯写过一篇关于秃鹫的文章,他研究秃鹫是为了寻找提高人类移动效率的设备,于是制造了电脑)
随着历史发展,物理世界开始向信息化世界迁移,人类可以通过信息间接地和物理世界交流。例如在希腊神话中,帕修斯去杀美杜莎,他不能和美杜莎面对面对战,因为美杜莎的眼光能石化任何物体,于是他把盾磨得锃光瓦亮,把盾当作镜子,获取美杜莎的位置信息,最终战胜了她。
还有个例子,曹冲称象。曹冲没有直接把大象吊起来称重,而是先把大象赶上船,记下水位刻度信息,赶下大象后在船上放石头,让船达到相同的水位刻度,通过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得到了大象的重量。曹冲通过刻度信息间接获得了大象的重量。
人类刚开始是通过物理位移来传递信息,例如雅典的报信兵,从马拉松到雅典跑了42公里,就是为了传递“我们获胜”四个字的信息。后来发明了不依靠物理移动传递信息的方法,例如烽火台传信息,烽火台虽然矗立不动,但是通过接力燃放烽烟,就能将信息传到千里之外。
物理世界信息化之后,通信(信息移动)取代了交通(物理移动),人们不必面对面获取信息,虽然远隔千里,但却感觉身在咫尺。有趣的是,250万年前,类人猿出门都拿着石头,而今天人们出门拿着手机。文明的发展史,是原子(Atom)世界向比特(Bit)世界迁移的历史,在比特世界,脱离了原子的束缚,人类感到空前自由,1秒内能到达地球任何地方(通过视屏、电话获取当地信息)。未来学家预测2045年人类会完成自身比特化,人类可以把记忆存储到U盘,身体老化后再把记忆放到新身体内,达到永生。
金融史也是追求移动性的历史,不过是财富的移动。 人类最初的商业是物物交换,但移动效率实在太低,于是有了货币,货币作为媒介(媒介特点:承载信息,让信息相对移动),承载着财富信息。从贝壳货币,金银货币,到纸币,财富的移动性不断发展,而现在,一张银行卡能就承载着千万的财富信息,未来,财富正在往完全脱离实体的方向发展,例如比特币。除了空间移动外,财富还能跨时间移动,例如贷款就是把未来的钱搬到现在。
但我们真的自由吗?
哲学家把自由分成两种:积极自由,即我能自由地去干什么(free to do);消极自由,也叫否定性自由,即免于做什么的自由(free from)。两种自由相比,后一种自由更可贵,更难得,例如我不想被打扰,我不想被裹挟,只想静一静。 外出旅行是寻找积极自由,待在私人空间是寻找消极自由。
人类一直在追求自由,自由是让自己的选择变得更多,但这个时代的特点是选择无限多。选择不但不稀缺,而是像洪水泛滥。人因为口渴而想水喝,但是给你的不是一杯水,而是滔天洪水。在这种自由下,每个人都无所适从,每天都有新消息,每个人高度互联,到处弥漫着贪多求全的焦虑。
无限自由=不自由。宇航员在太空中完全摆脱重力,应该是无比自由了,但是失重很可怕,在失重环境下,人类不能控制移动,无所适从,找不到方向。
尼采说,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目光所及之处就是监狱的围墙。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让目光变得远大,拓宽监狱的围墙,但你终究还是在监狱,自由是相对的,有依附的。
自由如果像羽毛一样随风飘荡,是不由自主,你随时能被打扰,随时被俘获。自由要像鸟一样,虽然有重力束缚,但你能展翅自主飞翔。
在这个时代要想获得自由,从信息洪流中抽身出来,从互联网络中离线,降低移动效率,找个小角落,成为你自己。
【舟】
自从听了《冬吴相对论》,就被吴伯凡的睿智折服,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