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辰入校的时候2周6个月大,是个可爱的男孩。让我们先来看看他的情况:
干预前辰辰的表现:
1.胆小怕生、情绪不佳、依赖性强,依赖外婆,不愿意进课室;
2.家里包办过多,缺少运动,认知理解弱,对指令不配合;
4.没有跳的意识,不会双脚跳离地面;
5.前庭反应不足,四肢力量弱,经常坐着或躺着;
干预过程:
1.建立感情,稳定情绪,适应环境;
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辰辰是外婆抱着,父母陪同来的。
他不愿意离开外婆的怀抱,不想进感统室,于是第一节课就让他外婆抱着辰辰进来,一边询问儿童基础信息一边试着与辰辰互动,陪玩。
通过简单沟通,第二节课让外婆趁辰辰不注意的时候出去。
为了稳定情绪,触觉按摩是必不可少的,采取比较温和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培养安全感,不让他感到进感统室有压力,在这期间我会留意辰辰喜欢的玩具或感觉,留做日后的强化物。
经过一周的训练,情绪开始稳定,适应了感统室的环境,跟我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可以自己进来上课了。
2.培养听指令的意识,建立规则意识
情绪稳定之后,建立规则意识就尤为重要。
前期我选择在陪玩,互动中部分介入。在陪玩中加入一些简单明了的指令,这时也会加入一些强化(高频强化),为建立规则做准备。
在陪玩过程中辰辰总是喜欢坐着或者躺在,我就会发指令站好,并辅助他站好,站好之后就立刻强化他喜欢的玩具;
中期时我会做一些指令反应的训练,通过一些简单的项目如蹲起,仰卧起坐,还有就是扔自己擦鼻涕的纸巾等。当然辰辰没有想象的那么配合,偶尔会通过哭闹,有时还会有攻击行为来逃避不想做的项目。这时只有坚持原则辅助完成或者忽视,慢慢的,他的配合度就提升上来,规则意识也就建立起来了。
3.提升下肢力量,培养跳的能力
辰辰不会双脚跳离地面,四肢力量都较弱,大运动相当落后,让他跳起来成为了首要目标。
我制定了一系列的以跳为目标的训练计划如培养跳的意识,加强四肢力量。
通过四肢爬、蹲起、跳大笼球、仰卧起坐等项目进行训练.由于前期建立了良好的规则意识。
辰辰的配合提高,进步也很快,很快就有了跳的意识;
下一步就是能跳起来,通过跳蹦床、高台跳、平地向前跳、跳障碍等训练,一个月左右辰辰就能跳起来了,当然这与辰辰父母在家的训练也是离不开。
根据家长反馈,平时在家非常喜欢爬,蹲,跳,也有带去游乐场跳蹦蹦床。
下一期我们将一起来见证辰辰宝宝的最终干预成果,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