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坐标玉泉,周五。
“你的特长有什么呢?”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这样一个老问题。这时候回答的人很多时候会支支吾吾,“也没什么,做ppt还可以吧。”我想到了以前的自己,对这个问题总会有莫名的恐惧,但它总是处处缠绕着你,至少在学校阶段是如此。
以前总责怪和后悔小时候没有报个兴趣班,去掌握一两个才艺就好了。至少能在这二十年里帮忙化解很多尴尬。现在快工作了,要填表格填特长的机会少了很多,也渐渐快淡忘这人生一大遗憾了。
但是,我们不能甘心一辈子零特长,社会也不会接纳零特长的人。从哪儿开始改变呢?对于自己,那就是现今从事的这一工作了。
其实前面大段都是引文,这个想法的来源是我想到,虽然我现在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而且也感觉有付出一大半的时间用于学习专业技能上,但是进度缓慢,至少是我自己所不能满意的。
那么,既然有志于要把专业技能当成我的第一个特长,那就得花上一晚上理清计划理清思路,并对现状做出一些改变。
首先,先要定义这个“特长”的含义,“特长”,暂且定义为:对于某一技能,做到全体人类前1%,做到该领域中前5%。这样的一个比例才能称为特长。
那么接下来就好分析了,在我这领域前5%的人中,他们一天会花多少时间在钻研上,他们一天能进步多少,吸收多少知识。撇去每个人的积累年限,单看每天进步的程度就能作出区分。
早9点到晚11点,14个小时,但是记不清我学习了几个小时,4或5?就是因为不够清晰,也就麻痹了自己,以为每一天学得还不错,但对于培养特长,永远只有花了无数时间和汗水才能达到,而不是天赋,所有花的时间真的不够。
解决方案有吗
必须是有的,而且是我早有耳闻的,但以前不以为然的东西。
“番茄工作法”+“To Do Today List”;
番茄工作法的关键:规划、追踪、记录、处理,以及可视化;这些现在看来都好在理,写完就去下一个app好好实践一下了。
果然只有自己想通的事情才能有如此动力。而能想通这些,也必然离不开那些好环境的影响。庆幸,开心一下。
今天看的《人类简史》就刚好说到,偶然的历史事件有时竟能如此影响后世几代人的思维,几百年前要是没有黑奴贩卖的偶然,也就没有现今美国仍挥之不去的种族思想。那时候的人怎么也想不到,即使人类科学技术已经进步到如此发达的水平,但社会中那么多的思维却还都是由历史遗留的。
《OJ:Made in America》长长的五集,450分钟,带我如此直观地领略了19世纪末美国状况,种族矛盾如此尖锐,Simpson爬得那么高,摔得也那么惨。真是“先赢不是赢”(引用麻将中一句话哈哈),历史记住的永远是结局,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永远是污点。还有很多感触,暂时放心里,得花点时间酝酿。Great documentary.
今日另一惊喜,耳机煲得不错
好音乐+好耳机,真是这世上最容易得到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