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知道
一个例子:对《论语》的误读
我们都听过《论语》的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所以我们对这句话的通常理解就是谈君子的学习、交友和修身养性之道。
真是这样吗?梁文道用了一集的节目来解释这句话的逻辑和内涵,我才发现自己之前不过是听到并记住了这句话而已。
他解释的大意是:
这三句话不是并列的,而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更是孔子一生精神的写照。
学到了真知,如果能够在好的时机实践出来,发挥它的作用,让它造福于社会,那不是很让人高兴的事吗?
如果遇不到好时机,在茫茫人海之中,能够找到和自己有相同志向、相同价值观的人,不也是一件很令人快乐的事吗?
但万一连这样的人都没有,你的志向、抱负、价值观都不被世人所理解,你还能保持豁达的心态,不恼不怒,这就是君子啊。重点在于它隐藏的最后一层意思:做君子的路这么难,你做好要成为一个儒家的君子的准备了吗?如果做好了,你再往下读《论语》才有意义。他说这句话也不是随便说说,他的一生颠沛流离,生不逢时,却坚持理想,从未放弃,正是这段话的真实写照。
如果没有读懂这一层意思,听到和没有听到这一句话其实对我们的人生没有什么差别。
知道的四重境界:
傅盛把人的认知分成了四种状态:
95%的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4%的人知道自己不知道;
0.9%的人知道自己知道;
0.1%的人不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大部分人的常态,在信息近乎爆炸的年代,我们接收到很多了信息,听了很多道理,却不懂得辨别和理解,以为自己知道。前两年有本畅销书很火,叫《异类》,提出了个1万小时定律,大意是某个领域的天才只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变得不凡,因此,我们要尽早开始投入,什么快乐童年都是骗人的。而实际上这个知识来源于一篇论文,后来论文的作者为了避免自己的理念被误读,把论文写成了另一本书《刻意练习》,书中强调说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时机门槛保证一个人成为大师,而且刻意练习还和天赋、练习方式高度相关,低水平勤奋多少小时都没戏。没有找到知识的源头,只是听到一个说法,还以为自己知道了全部,其实这和老年人用手机里那些莫名其妙的养生之道来指导生活的状态是一样的。
知道自己不知道广泛存在于渴望成长的年轻人中,知道的越多,越感到自己的无知和焦虑,算是初步具备了空杯心态。马云曾经说:“我用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很多人以为这是一句狂妄自大的话,其实他的意思是对手肯定存在,但以自己的认知无法找到他。有意思的是,马化腾也问过《必然》的作者凯文凯利一个类似的问题:“谁将成为腾讯未来的敌人。”凯文凯利笑着说:“这是一个至少价值1亿美元的问题。”
知道自己知道是一种认知能力,简单说就是你知道自己知道的和别人知道的之间的区别,因为别人知道只是知道这个道理,而你知道的是通过揣摩甚至实践有了自己的感悟,建立了自己的认知体系的东西。举个例子,德鲁克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在上学时就看过,而在从事人力资源工作8年之后再回头看,又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感悟,原来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只是我的理解更深入了。
不知道自己知道是认知的最高境界,有人说是永远的空杯心态,我的理解是一种无为的境界,比如庄子所说的“庖丁解牛”的状态。我高中班上有一个同学,英语特别强,因为从小看英文电影、看美剧(无字幕),所以什么完形填空、听力完全难不倒他,但是每次老师问他为什么要填这个词,语法是什么,他就是说不清,就是凭语感,而且准确率极高,这就是不知道自己知道,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让知道变成一种潜意识状态。
因此,听再多的道理,也未必就等于知道,这些道理于我们而言,又有何用呢?
二、知易行难
有些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倒不是说技术上有什么难度,主要的难点一是过于注重认知而忽视实践,二是无法坚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不确定自己知不知道时,不妨先走几步,试试看。古典曾经在超级个体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在尼泊尔山区,他和几个好朋友从博卡拉出发,走一条7天的徒步穿越路线,在最难的一天早上,他们需要在海拔4500米的基础上,继续向上攀登1600米,能走的路线只有3条,但是谁都没有走过,大家讨论了15分钟,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他静静地坐在旁边看雪山,当太阳覆盖了大半个山峰的时候,讨论还在继续,于是他站起来说,反正今天要去那里,走几步,试试看,他独自背起背包,深吸一口气,迎着雪山的凉气走了出去,大概3分钟之后,听到脚步声,向导跟了上去,大概5分钟之后,房间里出发了一个人,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大家自觉安静地排成一条长队,当天晚上,他们顺利到达大本营。回去以后,他的一个朋友离开了一直觉得安全的大外企,开办了一个自己一直很喜欢的潜水学校,当古典祝贺他时,他说:先走几步,试试看。
最难的事情不是知道,而是坚持。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整天叫嚣着减肥,能够真正去行动的少之又少,而能够坚持下来的,估计1%都不到,我想也正因此,那些优秀的大佬都喜欢跑步这项运动,因为自己独立就可完成。相比于知,行对我们而言却难得多,所谓知易行难,知道容易做到难,做到容易坚持难。
因此,即使我们知道再多的道理,而无法实践,又有何用呢?
三、苦才是人生
最后,当我们希望通过学习和掌握人生规律来过好这一生的时候,可能目标和方法都是错的。
曾国藩曾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佛学上师告诉我们:“人生皆苦。”这里的苦,指的是人生无常,快乐是转瞬即逝的,过不好才是常态,此外,追求快乐的欲望本身就是痛苦的根源,要过好这一生,就要认识痛苦、面对痛苦、减轻欲望。
碰巧的是,心理学的实验也证明,以幸福为全部生活目标的人,并没有变得更加幸福。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做了一项实验,区分出追求幸福的两种策略,一是幸福优先策略,既优先把可能让自己幸福的事情安排在生活中,二是幸福唯一策略,认为幸福是生活唯一和最高意义的目标,结果发现,幸福唯一策略的人满意度呈下降状态,而幸福优先策略的人则显著变好。
因此,道理只是告诉我们人生的规律,而人生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什么都在变,一切的好都难逃变化,人生越美好,逝去的时候带来的痛苦越大。我们之所以要提升认知、要实践、要知行合一,追求的是明辨的智慧,这个智慧能够让我们更坦然地去看待、去面对人生的无常,而不是问如何过好这一生的问题。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不妨学学孔老夫子,问一问自己:
我这一生要做怎样的人?可能会面对什么样的情况?我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