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古坪的传说
文/心若清风
在观音故事中,铁古坪有一段传奇故事,至今在西礼两县的一些地方广为流传。
话说妙善在阴阳山还阳后,受黄龙真人点化,前往大香山修炼佛道。第二天早晨天亮时分,妙善已走到了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这里溪水潺潺、清亮,她这会走的有点口渴,于是她跪在河边,双手撑地,头伸向溪水中美美地喝了个够。当妙善准备起来时,从水中看见自己头发松乱蓬散,脸上也觉得紧巴巴的,很不舒适。该梳梳头,洗把脸了,她在河边把脸洗过后,准备要梳头了,这时人也走的有点累,寻块平一点地方坐下梳头,同时也能歇息一下,她转身看了看周围,见离自已不远处有一大块石头,表面很平整。走到那石头前,爬了上去,在那石头上坐了下来,伸手从头上取下发簪结,用木梳开始梳头,从头顶往下梳了几下。由于在昨天以前她昏死了好几天,没有梳头,头发给压了几天,成了一片发毡,此刻咋都梳不开了,这可咋办?妙善下了石头顺河上去,朝前面的一个村庄走去,在村边见有一位老婆婆,问过老人后,就向老婆婆讨要一点点清油,摸在梳子上便于能梳开头发。
老婆婆听完妙善的话后,说;姑娘好俊啊!头发乱糟糟的是不好看,爱美是姑娘娃应有的,走我给你找点清油去,老婆婆领着妙善朝自已家走去。进了屋里老婆婆给妙善倒了碗水,让坐在炕沿边喝水,老人到厨房找油去了,不多一会她颤颤巍巍地拿来了一个油当子,揭开盖子给妙善倒油,油当子在老婆婆手中倒立了好多时间,却没见一丁点油下来,老人又摇了几下,由于老了头昏眼花,把老人给摇晕了,身体又没定力,踉跄一步连人带油当子靠在墙角上了,这一下人倒好的,可油当子口边被碰落了一块三角口。老婆婆见油当子口碰掉了一个三角口子,一时间也愣住了,妙善见状忙安慰老人,说:好的,既然碰坏了,也是为我碰的,我去想法子补好。她起身到院子里找东西修补油当当,找来找去,就是没一个合适的东西,见窗子外面的墙台上放着一个铁的圆圈,妙善拿起来试比了一下,觉得差不多能把油当子口圈住,就拿着它进屋问老婆婆:老人家,这个铁圈儿是干啥用的?我准备修补油当子用可以吗?(妙善在皇宫中长大,对农家用的器具没见过)老人解释说:这是农家安锄和锹时,给柄把头梳箍柄头的铁梳子,你尽管用。妙善又向老人讨要来做鞋用的麻丝,开始修补油当子了;只见她把铁梳圈套在油当子口上,找来那片碎片,对好口子,用麻丝缠了起来,几下子就搞好了。试了一下还挺紧固,就交给了老人。
老人见妙善修补好了油当子,十分高兴,说道:姑娘真不好意思,打扰了你赶路的时间了,只是你的头还没梳啊!现在家里没有一点油了,可屋外架子上的油料一下子变不成油的。妙善到门口看一下院边架上的油料便说;老人家,好的,有料就有油。她走到架子下,顺手搒了一把油籽,双手擦了几下,只见满手是油,接着往头上一摸,一会儿就把头给梳的溜光,溜光的。老婆婆看的呆住了,口中自言道:这哪是人啊!是神仙啊!待她从惊奇中过来时,妙善已和她辞别后,向香山方向走的好远了。妙善在香山修成菩萨后,铁古坪的后人在村边的一个小山岭上修建了梳妆楼,以示纪念和崇敬妙善,从此,此地便改名“铁箍坪”。至今据说;铁古坪的菜籽和胡麻的出油量比西礼两县任何一个地方要高得多。
顾名思义,古人给铁古坪赐名时,是有一定道理和理由的,不是凭空捏造一个地名给此地的。按照当年妙善去香山的路线,唯从铁古坪这个方向行走,是条捷径,至于发生的故事,今人谁也不晓得。观音文化在西礼大地底蕴相当浓厚,观音文化中慈悲、布施、仁心和博爱的宗旨,在历代的社会中传播着社会正能量,才使观音文化在东方世界久盛不衰。因为种种原因,有关观音文化的史料和遗迹较少,但是梳妆石(台)几千年来仍在铁古坪,这里的梳妆楼遗址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