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在简书翻看了几篇文章,其中有篇文章叫【如何利用人性的欲望,写出阅读和传播量高的文章?】,让我起了心思,打算写一写对于这篇文章我的一些小思考。
里面的主要内容确实如标题所概括,谈论一篇文章/文案一般都是基于什么特性,满足了读者的哪些需求 /欲望,从而驱动读者去阅读,去转发。本人是觉得干货挺多的,不只是阅读完就完事了,还应该多多思考,以不同的方式去实践,肯定会帮助到大部分想发展写作兴趣的朋友。就算是写作只是满足自己写作欲望的初手,我也建议读一读,很有启发性。
文章读了三分之一,我就开始想了,是啊,读者都关注那些内容?为何会选择读你的文章?你写文章又想带给读者什么呢?简单的想了想,继续往下读,作者大概总结了9大主驱动与8大副驱动,可以影响到读者进行阅读与转发的行为。读到第四大主驱动时,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意识,如果是我对文章与人阅读文章行为的理解,能否总结出,或预测出作者总结的关键核心呢?
大约想了10秒钟,脑中一片空白。我就明白了,果然没有经过实践与深思是无法达到作者思考的深度的。遂认真的阅读了每一个驱动以及对于驱动的解释,并换位思考简单的感悟了一番。不过我心里很清楚的一点是,由于没有长时间的实践与反复思考,这些干货对于我来讲只是知道,并不能深刻理解并运用自如。
既然如此,那就从这篇文章开始进行思考实践吧。那么最开始作者的标题满足了我的哪方面需求,导致我点开文章的标题去进行阅读呢?反复想了想,应该是满足了我的:
1.获取信息。是啊,看看又何妨?万一了解学到点真本事呢?反正花不了多长时间。
2.好奇心。其实我觉得这个才是最主要的,标题写得如此直白,作者这么有自信,我一定要点进去看看。作者到底写了些什么东东。
之后嘛,在读完文章后,真的惊艳了一把。作者好厉害,很多点把握的很精准也能如此有条理的总结出来,不愧为写了四万多字的前辈,真材实料杠杠的。拜服~
当我最终决定写下这篇读后感后顺便也满足了我的成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