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写过散文集《朝花夕拾》,普普通通的四个字,分开看是平淡无奇,可凑在一起,却如尘封多年的酒酿忽地泻出一缕香醇,现在细细品味,有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沉醉与感动。
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山海经,美女蛇,闰土,这些景象无不让人回忆起彼时的童年。或许这些相与之灯红酒绿、繁花盛景是薄薄而又微不足道的,可当你在身心俱疲的办公桌前和万籁俱寂的深夜,拾掇起儿时回忆,便发现那是你一生之中温暖又贴烫的慰籍。
“呵,幸福的年代,谁会拒绝再体验一次童年生活。”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乔治·戈登·拜伦如是说。是的,如果再有一次体验童年的机会,谁不愿意回到童年呢?
鲁迅先生的童年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是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才女三毛的童年描绘了从战火硝烟的重庆到风景优美的台湾,是一张张色彩斑斓的糖纸。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90后”的童年则见证了中国最迅猛的变迁。
细数童年,你能回忆到些什么?
是惊艳到味蕾的辣条,还是给舌头涂上色彩的健力宝?是打开游戏大门的小霸王学习机,还是与“佛系”青蛙有一拼的电子宠物?是千年等一回的《新白娘子传奇》还是打不死的《圣斗士星矢》?是去野地里拔萝卜,还是拿着呲水枪来场真人CS?
说到这些,你的记忆是不是已被拉回到20多年前?
由于童年的回忆太多,先来说说那些让我一想到画面就口水“流下三千丈”的美食吧。
Top 1
辣条
荣登美食TOP1的当然是90后零世界的扛把子——辣条君。如果有哪个90后说没吃过辣条,那他真的是没有童年。
据说这辣条不仅仅在中国火爆,而且远渡重洋,深受歪果仁的喜爱。身价更是从国内的几毛钱,摇身一变成了10几美元的“高级货”,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
话说童鞋们都吃过哪种辣条?小鱼仔,先上几盘辣条让各位看官尝尝鲜!
以上四种是小时候比较常见的辣条种类。当然那时的“小屁孩”不会一包一包的买,毕竟资金不允许,只能几片几片的买,5毛钱以下还是承受的起。小买怡情,大买挨揍。
我也是辣条的忠实粉丝。记得上小学那会儿,经常和妈妈斗智斗勇。妈妈说学校外面小摊上卖的零食都不干净,尤其是这辣条,什么东西做的都不知道。但味觉的刺激让我对辣条无法自拔,经常偷偷买了在外面吃完再回家。有时候买多了吃不完,我就把它藏到被子里。但妈妈的鼻子很厉害,她顺着味道来到我的房间,突然掀起被子把我抓了个正着。我就像被惊吓的偷吃粮食的小老鼠,嘴里“叼着”一根还没吃完的辣条看着眼前的“名侦探”李同志。
当然,被抓现行后少不了一顿骂,但如此批斗仍改不掉小时候爱吃辣条的习惯。现在这么能吃辣的我应该是辣条的功劳。
这个学名叫豆皮,和我们平时吃的辣条口感还不太一样。这是我闺蜜最近从江西寄来的,全名叫“萍乡豆皮”,南方辣条,一点都不辣。
这个叫“唐曾肉”的食物不知道是不是辣条的一种,我重庆的闺蜜说她童年经常吃这个东西。虽然我小时候也吃过名叫“唐僧肉”的零食,但和她说的不是一种,而是蜜饯。(南北方差异啊~)
说到辣条怎么能不提鼎鼎大名的“卫龙”。辣条界一哥卫龙曾因撤柜乐天超市公开宣布抵制韩国萨德事件,一根辣条都不给乐天留。事后卫龙还霸气宣称:“民族的终归是民族的,撤就撤了”。真给中国辣条界争脸啊。虽然干净卫生的卫龙辣条没了儿时的味道,但冲着它这么爱国,下班后我也要多买几包。演员林更新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心——疯狂爱辣条。
Top 2
小浣熊干脆面
90后零食中,能与辣条君相匹敌的当属小浣熊干脆面。五毛钱一包,即压饿又学知识。记得认识水浒人物还是从干脆面君开始的。
记得当时这些卡在男生当中特别流行,谁要有“宋江”、“卢俊义”、“林冲”等人的卡片,那就是“硬通货”啊,可以用一张换好几张,甚至是换几包干脆面都可以。
Top 3
冰棒
说到第3名,总结为一大类吧——冰棒雪糕家族。儿时的记忆中夏天还没有高科技空调,能降暑的除了天花板上吱吖作响的电风扇,还有就是爷爷的大蒲扇。如果能吃上一口冰棒,那可是能乐上一天的美事。
首先是这个貌似叫“乌龟蛋”的东西。五毛钱一袋,袋子里有五个像小蘑菇的冰棒。不记得当时的口味了,只记得五颜六色的很好看,再加上可以分享给很多小朋友,因此卖的非常火爆。
这个小雪人想必很多同学都吃过吧,它不像上面的冰蛋,它可是纯奶的。长相又萌还入口即化,简直是雪糕中的“贵族”。
旺仔脆脆冰是稍微靠后一点的“网红”了。当时是因为做广告,再加上它比较新颖的外形,吸引了一众小屁孩。口感远不及以上两者。
Top 4
大大泡泡糖
90年代,没有“你的益达”,没有“口腔更清新”的绿箭,也没有“根本停不下来”的炫迈,只有越吹越大的“大大牌”泡泡糖。
那个年代没有口香糖一说,吃这种无法下咽的糖并不是为了清洁牙齿,单纯只为了吹泡泡。谁吹的泡泡大,谁越吸引小朋友的目光。
“大大卷”以其奇特的包装与造型成为泡泡糖界的“网红”。小孩子们用它来装“吊死鬼”,还可以用它“笼络”一众小伙伴。一人一小段泡泡糖,大家开心才是真的开心~
Top 5
无花果丝
在那个零食匮乏的年代,酸酸甜甜的“无花果丝”是让90后流口水的记忆。因为袋装的“无花果”呈白条状,所以大家都称呼它“萝卜丝”。但它的配料有些还真是萝卜丝做的,有些据说是木瓜丝做的,总之什么都能做成“无花果丝”,就是没有一个是真正无花果做的“无花果丝”。长大后的我表示很尴尬,吃了那么多年“萝卜丝”做成的“无花果丝”~
Top 6
搅搅糖
“搅搅糖”是重庆的小山同学告诉我的,她说她小时候很喜欢吃一种两根竹签缠着的黄色糖浆,他们叫“搅搅糖”。这种糖双手一分,糖就止不住地下坠,再用手快速的一绞,糖浆便又缠上竹签,绞来绞去,次数多了,一股浓浓的苕香味便慢慢散开来。
在北方我们叫“糖稀”,或“麦芽糖”。每当过年期间,年货大集上总会见到它的身影。而我小时候第一次见它还是在奶奶的院门口。一位老爷爷拉着一个车子,车子上放着一个方形盒子,盒子里有个写着奖项的圆盘。一毛钱就可以玩一次,如果中奖,就会得到圆盘上相应的礼品,但我们往往只想吃中不了奖的“安慰奖”——“搅搅糖”。
Top 7
老板丹
“老板丹”也有很多其他的名称,只是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小小的圆颗粒叫“老板丹”。“老板丹”五毛钱一小盒,长得有点像“速效救心丸”,虽然也有人说像“老鼠屎”,口感酸酸甜甜的,和“无花果丝”都属于酸甜家族。
小时候和那些“熊孩子”玩什么“神仙扮演”的游戏,就会用“老板丹”做仙丹,吃两颗就得道升仙了。也是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
Top 8
日本豆
“日本豆”据说源于日本,但具体是怎么“源于”的,度娘也没给个说法。记得小时候老爸特别爱吃这个豆子,脆脆甜甜的外壳里装的是一粒花生,有点像今天的“鱼皮花生”。只是日本豆更大,外壳更硬一些。现在超市里已经看不到它的身影,甚是想念。(不知道南方的小伙伴吃过没有。)
Top 9
麦丽素
麦丽素相较于“搅搅糖”和“辣条”,它算是零食中的“贵族”了。从一到两元的价格就可以看出,而且它是家长同意孩子吃,也会主动给孩子买的小零食。
在没有“尽享丝滑”的德芙、“巧克力之吻”的好时的年代,一种里面充满真空微孔的麦芽糊精、外面包裹着巧克力的食物备受欢迎。
我比较喜欢将这个巧克力豆咬一半,先吃掉里面的麦芽糊,再吃外皮。相信也有先将巧克力吃掉再留着吃“心”的小伙伴。不管怎么吃,都承载着我们儿时对美食的奇特想法。
Top 10
其他
咪咪虾条、健力宝、吹糖人……还有很多儿时记忆中的零食。有的现在还能在市面上见到,有的则永远封存在了记忆里。
食物是人类最原始的渴望,在我们成长的路上,舌尖的跳动定格了那个年代的画面。你的童年有没有这些零食相伴?欢迎留言,来场吃货的心灵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