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表妹在电话里兴奋地喊着“姐,我明天要去表白了,他一定会答应的!”说完就挂了。听着电话里的忙音,我微微失了神。他怎么会答应呢?他本来就不喜欢你。
果不其然,过了一天,表妹就哭着来寻求安慰了。“他说他对我没这个意思,他暂时还不想谈恋爱。”“可是他怎么会不喜欢我呢?我那么喜欢他,而他也总是笑着跟我说话,聚餐买给我的饮料都是我喜欢的口味呢......”
“他是只对你笑么,还是所有的人?他是只给你给这种口味的饮料,还是买给大家的都一样?”
表妹语塞了。
“我知道他是喜欢我的,我感觉的到。可是......”
我感到爱情来了。
我感觉到他对我有意思。
你怎么知道自己感到的不是错觉?
事实上,爱情是由大脑中神经元发起的,所以它没有实体,只是一种纯粹的主观体验。我们在喜欢一个人时,往往也会觉得对方也在喜欢自己。
我们总是习惯凭借想象来填补空白,也总会根据对世界的感知来想象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则会产生一个期望:我希望对方也喜欢我。这个期望悄悄影响我们收集和解读对方的信息,使得我们更倾向于形成“对方也喜欢我”的印象。
当“我喜欢他”时,只会注意到“他可能喜欢我”的信息。
我们不可能知道对方的所有信息,而是有目的地去收集特定的信息。有些目的我们自己都察觉不到,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能验证自己假设的信息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可能当时的情况是,他对谁都微笑,但是你会更注意他对自己的笑容;他也可能对谁都冷酷,但你会更注意他对别人的冷酷。你会人为的将自己与其他人在他的世界里隔离开来。
当“我喜欢他”时,会对他的表现解释为“他也喜欢我”。
我们不会满足于简单的信息收集,还会对信息进行自我加工。他昨天为什么低头看我?他为什么故意在我面前耍酷?他为什么老是买奶茶,还是我喜欢的口味?
其实他的行为本身没有情感,但你对它的自我加工却添加了主观的烙印。你的期望引导着信息的解读加工,你会坚信好事情会发生在自己头上。
你的“暗恋行为”也会影响他的反应。
我们期望对方会喜欢自己,于是在他面前小心翼翼、无微不至,穿最漂亮的衣服,带最精致的手势,一出现就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这时,你的表现也会影响到他的行为。在你温柔的对他笑时,他会觉得不好意思,也回笑你一下,你心想“天呐,他竟然对我笑了!”这种自我预设式的心理过程,自己很难察觉到,却把你一再推向错觉的深渊中。
其实,“我喜欢他”可能也是一种错觉。
我们说“他喜欢我”是一种错觉,但谁说“我喜欢他”本身何尝就不是一种错觉呢?当你翻阅他的动态履历,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读他的文字并欣赏他的才气,喜欢贴近他的感觉,为着他的感情变化而变化,甚至为着他愿意和你说话而欣喜异常。你以为这就是爱了。
不可否认,你的确对他动心动情了。只是,当某一天他离你而去,另一个人闯入你的视野,他代替先前所有的思念,你爱着现在的他就像爱着曾经的他。当偶尔想起过往,你会笑自己当初的幼稚和天真。当初的那份感情,究竟是不是爱呢?
或许你爱的并不是这个人,而是恋爱的感觉。
因为年轻,耐不住寂寞,你需要一种恋爱的味道、恋爱的气息、恋爱的热闹,来充斥你年轻的生命过程,消耗你过剩的精力。
因此,你不断的制造着爱的对象,爱着想念他的味道、爱着给他写情书的激动,同时爱着被他冷落、被他拒绝的酸涩。你沉迷在这种爱的痛快之中,无法自拔,于是不断的喜欢着、不断地爱着。
爱情本身就是一种错觉,我们总是很容易就因为这些错觉而对爱深信不疑。但你必须清醒地告诉自己,这并不是真爱,只是你的错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