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导的重头戏是听课,作为区域专家团队的教研员,听课听什么?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理念的认识与落实、学生的课堂常规和学习习惯、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操作、学生的实际获得与切实进步。
具体的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或者观察视角来进行听评课。
(一)学生表现
1.学生主动:(1)完成“学案”要求人数较多; (2)自主先学效果较好; (3) 学习兴趣较高。
2.问题驱动:(1)积极思考的人数多; (2) 独立思考的问题有质量; (3) 独立思考效率高。
3.合作探究:(1)合作学习有组织、有机制、有展示、有评价,参与率高; (2) 基础性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基本解决;(3)产生有一定质量的新问题。
4.踊跃展示:(1)积极主动展示; (2)展示形式多样; (3)展示规范有质量。
5.多元互动:(1)能发现问题; (2)提出自己的问题; (3)提出问题的质量、参与率高。
6.自主构建: (1)达成课堂学习目标; (2) 主动构架知识体系; (3) 积累方法与经验。
7.应用技术:(1)熟练使用各类学具; (2) 实验操作规范;(3)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
(二)教师表现
1.价值引领正确:(1)育人意识强;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 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
2.学科素养突出:(1)依据课程方案和课标教学; (2) 问题解决落实素养; (3) 突出学科关键能力。
3.学案设计科学: (1 )基于学情设计,针对性强,结构模块化; (2) 课堂训练量和课后作业量适当; (3) 学案设计体现层次分级。
4.讲授简明扼要[:(1 )控制讲授时间,确保学生思考与活动时间; (2) 讲课内容紧扣重、难点; (3) 点拨精准恰当,凸显启迪性。
5.媒体应用恰当:(1)信息技 术操作熟练; (2)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3)有 效使用大数据资源,实施个性化教学。
(三)自主评价
[(1)课堂教学特色鲜明; (2) 课堂驾驭能力突出; (3)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在听课过程中要注意发现的主要问题:对课标、对教材的准备把握、对教学内容、尤其是重难点的把握、对学生学习程度和能力的认知、对课堂实际操作过程的组织与调控。
教室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场,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活动,现场中的班级文化、作业批改、考试评价等都会有呈现,需要我们去观察、反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