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不要失去美的信仰。
美是一种拯救。在人性众多的挫折阻碍之中、在生命众多的困惑迷惘之中,美使人拥有反省、思维、渴望、向往的能力,对伤痛的悲悯,对喜悦幸福的期待。
纵观全书共计十个章节,143页。章节分别是美的起源、艺术的起源、艺术的特征、艺术的类别、艺术的材料、艺术的内容、艺术的形式、艺术的创作、艺术的欣赏、艺术的批评。其中第四章内容居多,大致介绍了文字、书法、音乐、表演、电影等艺术门类。
美的起源。用花的一生作为例子,推出生命的意义,得出领悟花就是领悟美的开始之结论。同时也是领悟艺术的开始。
艺术的起源。从技术层面开始引申。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前肢进化为手,才拥有制作器物的能力。石头也是艺术的开始,于是有了游戏说、劳动说,又产生了争议。究竟是为人生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最后说艺术并没有一个单一的起源,也不是只有单一的目的。结束语则鼓励大家借前人的视点扩展自己的视野,以更加包容宽大的视角去看待艺术和人生。
艺术的特质。围绕三个名词分别进行举例论证。技术、工匠、艺术家。技术是一门手艺,一项技能,为工匠所拥有,缺点是工匠大多数时候只注重于形式和表面,并没有太大的内涵。而艺术家不仅拥有工匠的技术,其思想和情操更是高深。运用民间绘画和文人画的例子来述说。
艺术的材料。它是以物质为基础的。但艺术的目的是相同的,为了美学,使艺术达到美的效果。
艺术的内容。是其描述的主题或对象,以自然为中心,以人生为内容的艺术作品始终贯穿古今。
艺术的形式多样复杂,但不一定是漫无节制的发泄情感,有时候对艺术的表达越澎湃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艺术的创作。它最早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其目的主要强调“教化”方面的功能,对普通大众的教育。最后衍生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
艺术的批评。它因该是公正的,理想的,不参杂个人情感。是客观的,并不是一味的贬损和打压。它更多的是引导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作品,去感受作者思考的过程。
艺术的欣赏。是理智层次的一种提高,使我们学会包容、宽恕、感激、同情、怜悯的情感。
评论篇。整本书读完,发现了此书的特别之处。蒋勋先生不愧为艺术文学“大家”,其语言通俗易懂,但又不失内涵,是一位博学的美学家。他像是一个罗嗦的大姐,用简单直接的白话向你细细介绍,使读者从中得到共鸣和启发。他对美的体悟很独特,大多是对生命的感悟,很抒情,人读到深处自然热泪盈眶。
推荐篇。蒋勋先生教书十几年,写一本理想的艺术概论教科书是他的心愿。这本艺术概论与其它同类书籍不相同。言语不似教科书那样刻板,字字有趣,不拗口,简单易读,而且耐读,经得起推敲,能启发读者对生命的感悟。因为他是台湾人,所以书中大量引用台湾的艺术实例。不论是艺术专业的学生还是普通学生,都能友好地读下去,能从此书中学到一定的知识,实在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好书。
2018年12月,书于大学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