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有在应该拒绝的时候,能大声的说出不,才安全!这个应该是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的事实了。那么当一个成人发现自己很难说不的时候,其实是在幼年时期就没学会拒绝。
我本人就有不会拒绝的困扰,其实总是因为不会拒绝而把自己陷入尴尬甚至为难的境地,不拒绝的初心是为了不得罪人,而往往到最后变成了双方都困扰的结局,经常事后后悔还不如当初拒绝!
在我的孩子两岁左右,我突然发现他也成为了不会拒绝的人,在把玩自己很钟爱的玩具时,有其他的孩子想要,他就拱手相让了,有时候明明能从他的眼中看到泪花和不舍,可是他就是不敢说我还要玩儿,我不给!后来,我痛心的发现,他甚至发展到了别的玩伴走过来,他就把玩具递出去的现象,这已经不仅仅是不会拒绝了,已经是不敢拒绝甚至是讨好了,反观我自己,赫然觉察到,我就是讨好型人格,所有的不拒绝都是因为怕得罪、想讨好,究其原因其实是深层的不自信,因为不自信,才试图用不拒绝来讨好别人,而换取别人的喜欢或者说是不讨厌!
回到孩子身上,当他把钟爱的玩具让出去的时候,他的内心是不舍的,因为时刻准备着讨好别人,所以在游戏时他的专注力也是欠缺的,也许玩儿兴正浓,也许刚刚发现了什么原理,却被打断了,多可惜?我们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却因为他的不敢拒绝而被破坏!在集体活动中,也可能因为不敢拒绝,而不能参与他喜欢的活动或者扮演他钟爱的角色,一次次的试图讨好和不善拒绝,让孩子错过无数次学到新东西的机会。
发现了这个,做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呢?
首先,我们应该做孩子坚强的后盾,无论他遇到什么,妈妈都是信任和支持他的那个人,让孩子充满自信,这样他在拒绝的时候就有底气,知道自己不需要通过讨好来换取别人的喜欢。
其次,教会孩子分享的真正含义,在自己拥有富足的资源时,要乐于帮助别人,而不是舍弃属于自己的东西去取悦别人。
最后,当面临抉择的时候要学会大声说不,如果这个抉择事关生死,那么这个拒绝就能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