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但是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也就陷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尴尬处境了。
在这个问题上,妮儿最终还是选择了美食。
妮儿和她的男朋友,不对,现在应该叫前男友了。两个人都热爱文学,热爱登山。两个人的感情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我们称他俩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
妮儿和她男朋友是在一次两校联合登山徒步活动中认识的,按她男朋友说法就是,当时看到羸弱病娇的妮儿,保护欲爆棚,就去搭话了,两个人聊得十分投机,一路上从中国文学史谈到外国文学史,甚至后面细化到日本纯文学的形成过程。
晚上到了山顶,队里的伙伴都在搭帐篷,准备看星星看日出,妮儿的男朋友把帐篷搭在了妮儿旁边,两个人一起吃着东西,继续聊天,真有种“知音难觅”“相见恨晚”的感觉。妮儿吃着带的寿司,男生吃着速热米饭,妮儿分享了一个寿司给他,他三连拒绝甚至惊恐地说:“不吃不吃 我不喜欢吃”,妮儿想:你不也吃的速热米饭寿司不也米饭,莫名其妙。
或许,从一开始就暗示他俩可能是错的人。
不过那时候看来这点小瑕疵不影响晚上星星眨眼的时候,两颗心的心心相印。妮儿主动靠在他肩上,男生也自然地揽过肩膀。就这样,在大学的后半程,妮儿告别单身了,开启了她的“黄昏恋”。
不同于别的情侣吵架,或许还有千奇百怪的原因,妮儿和男朋友吵架百分百因为吃饭。
妮儿虽然不是山西人,但是极其爱吃醋,按照学校门口锅盖面老板的说法就是,下次妮儿吃面得多收一块钱醋钱。而她男朋友,滴醋不沾。不管妮儿在他面前如何安利加了醋的酸辣粉何其正宗,男朋友就是主观唯心主义地觉得,肯定不好吃,坚决不试,只吃“辣粉”。
妮儿爱极了青团,麻薯,山楂糕这一类,不巧正是男朋友最讨厌的食物。
妮儿爱尝试各种美食,韩式烤肉,炸鸡,越南米粉,日本寿喜锅,美式汉堡,法式牛排,印度咖喱……只要好吃都愿意尝试,但男朋友,一个不喜欢。
要说她男朋友到底喜欢什么,我们就叫他“中华小当家”吧,只吃纯正本土的中式炒菜。红烧鱼,红烧鸡块,青椒土豆丝,西红柿炒蛋……
大家都说,没有什么问题不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不过在他男朋友身上,不适用。每次提到火锅,妮儿就意难平。
妮儿男朋友的学校是著名的理工类大学,理工两个字不代表学校属性,代表的是男生多!我们作为著名“尼姑庵”大学的老学姐,简直就是饿狼扑食。
在一众人的撺掇下,组织了一场别墅轰趴,在里面做饭,几个人一拍即合,火锅简单方便又好吃,社交利器,就它了。
大家风风火火,忙里忙外,为了以表诚意,在家不进厨房的我们,去菜市场买了各种食材和调料,洗洗涮涮,好不热闹。
妮儿男朋友终于到了,看到桌子上的火锅,呆住,充满疑问又充满期待的问我们,“不会只吃这个吧”。
在我们点头后,他还是坐到桌子上了,不过全程几乎没动筷子,一直喝柠檬水,不管妮儿给他夹什么,他都是拒绝拒绝拒绝,妮儿脸色变了,我们在旁边也吃得消化不良,真的是太尴尬了。
妮儿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就开始和他理论起来,先是理论,后面变成争论,在后面直接变成了吵架。
一顿饭,惨烈收尾。
妮儿分手的时候说,美食是有灵魂的,如果两个人喜欢的美食截然不同,那两个人的灵魂也不一定契合。
就连分手,妮儿都说得这么有文采。
妮儿问我有没有看过《饭祷爱》这部电影,我点点头。她说,美食,祈祷,爱,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民以食为天”食物滋养我们,祈祷,是我们对生活的期盼也是我们信仰的象征,更不用说爱了,没有爱的世界根本不存在。“你有没有发现,这三个东西,都有治愈的力量,甚至可以说,这三种东西,支撑了我们”。
信仰在我们身心崩溃的边缘给我们支撑,爱让我们在面对世界种种不美好仍能温柔相待,而美食,润物无声,消灭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小确丧。
妮儿说:之前因为吃饭的事情总闹别扭,我觉得自己很幼稚,大不了以后架两口锅嘛,各做各的,各吃各的。
但是,这样真的可行吗?
我也想以后下班的时候,老了的时候,两个人一起逛逛菜市场,做做饭,在厨房炒着菜谈着恋爱。
我也想在我半夜想吃宵夜的时候,他能帮我煮碗泡面里面再卧个蛋,而不是“泡面是垃圾食品,不能吃,也不要浪费鸡蛋”。
甚至也想过,忍忍算了
但是为什么要忍呢,一段感情要靠一方的隐忍才能和谐地走下去,真的能长久吗?真的能快乐吗?
更让妮儿受不了的是,你可以有讨厌的食物,你可以选择不尝试,但是你没权利贬低你不喜欢的食物啊,更没权利嫌恶喜欢这些食物的人。如果世界上真的只存在你喜欢的人和物,你能保证不会“日久生厌”吗?最重要的是,世界那么大,接受世界存在不同,有这么难吗?
可能会有人觉得妮儿有点小题大做了,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是你,你在十分享受地吃着螺蛳粉,你另一半厌恶的看着你愤愤追问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人发明这种美食,为什么有人喜欢“食臭”。
你吃的每一种东西,都是对方厌恶的。
你吃的每一顿饭,都是在对方厌恶的眼神下进行的。
你吃每一顿饭,都要接受拷问,辩驳。
长此以往,不仅积食,更会积郁。
电影《美食家》里面说:有意义的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有意义的吃饭。
所以,吃饭的伙伴很重要,你要找的是“与你立黄昏,问你粥可温”的人,而不是每次吃饭都和你开辩论会的人。
一茶一饭皆温暖,人生诸事皆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