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与人为善便是与己为善”,告诫我们要遵守各种各样的行善准则,如此这般才是正确的。
一直以来,我们深信不疑,并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一切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事事谦让、处处和善。我们以为,善良的对待周围的一切,自然也会被周围的一切善待。
不过,很不巧。我们发现自己好像错了,我们善待一切却不怎么被善待。我们的善良被别人当做软弱,被大家肆意的践踏。
我们平日里种下的善根,好像也没结出善果。
我猜,可能种出善果不能仅依靠善良,应该还会有其他东西吧!比如,在秉持着善良时,我们所不断鄙夷的恶。
善为阳,恶为阴;至善则无恶,至恶则无善。我们好像明白了什么叫做“人至察则无徒”。
于是乎,我们又想起了另一句老话“恶人自有恶人磨”,我们依旧深信不疑。
我们相信,那个曾经践踏我们善良的人,一定也会体会到被践踏的感觉,也会知道无助、痛苦。
想到这,我们的内心好像得到了宽慰,因为我们找到了支撑自己的支柱。可能,这支柱没那么坚实,但在这一刻它是最好的支柱,支撑着我们的信念和我们心中的一切。
不过,我们似乎从未想过,曾经的那个人究竟什么时候会碰到更恶的人,也从未考虑过即便他被践踏,于我们又有何干?
曾经的伤害已经真切的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这伤害早已经伴随着我们度过了很多时日,已经彻底伴随在我们左右。难道,这伤害会因为此刻他被别人伤害而转嫁到他的身上,来弥补我们曾经的创伤吗?
我想,应该不会吧!
我们从未听说过伤害可以转移,他对我们的伤害是一份,别人对他的伤害也是一份,这是两份截然不同的伤害。它们只会叠加,而不会互相消减。
那么转念想想,我们曾经相信的老话对我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仔细想想,好像没什么用吧!
与人为善时,我们善待周围的一切,却最终没能被善良以待,甚至别人都否认我们曾经的善良。
我们绝望了,于是我们去相信“恶”,我们认为曾经对我们造成苦难的人,也终究会经历这些苦难。
是的,他们经历了和我们一样的苦难。
于是呢?好像也没什么了吧!仅是经历而已,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似乎没有吧!
善良确实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属性,不过这属性想要培育起来,真的很难。
单纯的善待周围的一切,是可以培养自己的善,但却养不成持久的善。
因为,我们不被周围善待。
善为阳,恶为阴;至善则无恶,至恶则无善。
似乎只有善与恶合而为一,才会有被善待的善吧!
-END-
作者简介:秋枝儿(ruiming11999),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漂泊的日子。个人公众号:沪上漂泊日记(ID:lianjie1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