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知行合一王阳明》。说起王阳明,有两个重点是绕不开的,一是他的心学智慧,另一个就是他终身都在推崇的一种方法——知行合一。
“心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但王阳明的心学,用现代语言简单概括,就是“用聪明的手段去做你内心真正想做的事”。
而“知行合一”,则是指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说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因为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并非是一时的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经典文学赏析伴读营的第七部赏析作品是《百年孤独》,全书262千字(26万2千字),我写了2万多字——这些文稿将用在读书营,所以并不会在我的简书上公开,这使得我这段时间的简书日更看起来好像有点敷衍。
今天是我读《牛虻》的第三天,我在反复读,包括主人公牛虻的国籍,我都在反复思量、考证——书,只要反复思考,才能读出自己的领悟,而有了领悟才能下笔写自己的文章。明天要完成关于这本书的写作。
这些都是我的“知行合一”。
现在很多人,包括很多语文老师,只管叫学生读书,而自己只是看手机,能真正定下心来读书的老师并不多见;而写作呢,老师布置学生写作文,但又有几个老师写下水作文呢?更别谈天天坚持日更了。我虽然水平不高,但我一直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真正读书的人才会知道究竟为什么要读书,热爱写作的人才会领悟表达的快乐和幸福。所以我做老师的三十余年,我一直都在坚持阅读和写作。
我不是要夸耀自己——没什么好夸耀的,但是,如果教书的人自己不读书,教人写作的人自己不写作,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违背或脱离了“知行合一”的人,到头来终会知道自己曾引以为豪的“事业”,其实是吹泡泡的成分更多——“误人子弟”那是无法弥补的过失,虽然法律没有“量刑”,但对于有良知的人而言,从自身醒悟的那一刻起,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这几年,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我对于读书的思想境界比起以前更是有了提升——做人,纵向比较就好,自己的今天胜于昨天,明天胜于今天,人生就是走在进步的路上,死而无憾。
2024年我的读书目标是精读100本书——凡有阅读的输入,就必有写作的输出。醒悟太迟,愿笨鸟扑棱扑棱翅膀,奋力而飞[玫瑰][玫瑰][玫瑰]
今日三八妇女节,写下一些废话,就是勉励自己要像王阳明学习,在挫折、困难、考验中不断反思,不断修炼,追求日日精进,以砥砺出自己的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