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生活在多子家庭,我会很紧张长辈对我们的资源分配是否公平:
妈妈为什么抱他那么久,我也要妈妈抱;
同样是给好吃的,为什么他的多,我的少?
吵架了,我没犯错,为什么也要被打骂?
妈妈为什么要冲他笑那么开心,冲我却冷冰冰?
小时候,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直到我九岁才回老家,而在我十岁时,我的弟弟就出生了。
我姑姑家的妹妹,是我六岁时,来到爷爷奶奶家,也就是我一直生活的地方,一直到弟弟两岁,我们都在一起住,可以说印象中,我没有得到过长辈们单独的宠爱,是个很敏感的孩子。
我从小爱学习,因为只有学习好,考试成绩优秀,才会吸引爷爷奶奶的注意,才能让爷爷奶奶高兴,这样,爷爷奶奶就可以骄傲地说:我家孙女,学习一点都不让大人操心,今年又考全班第一/全届第一(前几名)。其实那时候,也是因为学习好,可以得到老师的关注。
那时候,我特别希望得到更多他人的关注,也因为长相清秀,好些大人聊天会说我长得好看,小女孩嘛,就想到另外一条引人注目的路:打扮自己。
每天把自己的头发,反复的梳啊梳,那时候,每天一个发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梳不成的。各种小抓夹,小发卡,带颜色带装饰的皮筋,日本小皮筋(细细的小发圈)扎的满头都是,每次出门,回头率百分百。其实我的性格挺腼腆的,不好言谈,喜静,但是外表的张扬,又展示出我的另外一面,有时候,我自己也挺矛盾的,因为别人的回头率,我在被他人盯着看的同时,也会有点不自在,但是好不容易找到的引人注意的方法,我怎么会放弃呢?
那时候,大人会说:把心思放学习上啊,别光臭美。听过也就算了,依然我行我素,甚至那时候我就想把一切好看的东西,一股脑地往自己身上套,包括大人的衣服啊,化妆品啊,高跟鞋啊,假的美甲片啊。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很多行为,是不符合审美的,不过那时的我还浑然不知。
后来呢,在女孩的圈子里,流行的小说啊,编织手链啊,彩带做的幸运星啊,毛线织的围巾啊,美术方面的黑板报啊,哪一个,我都做的有模有样,因为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关注我。
初中时,开始流行烫直发,老叫法是“离子烫”,在做离子烫前,我就经常去理发店去用直发板把头发夹直,嗯如果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应该有印象,因为挡住眼睛的长刘海和直直的头发,流行了很长时间。后来呢,也是因为寄宿在学校,禁止外出,每次夹直也确实不方便,于是离子烫也就逐渐地走进我的生活。
我烫过直发,烫过卷发,长头发短头发都经历过,最丑的就是烫卷发了,因为那样的卷发显得自己很老。哪怕现在,有心情时候,我也会选择捯饬捯饬自己的头发,编个小辫什么的。
爱臭美的我,确实被外界因素影响了学习,确切的说,我应该不太喜欢死学习,大学时候,每次考试前,连续看书看几天,也都惊险的通过了老师。
话说回来,在多子家庭中,一个孩子的利益,希望享受到的关爱,如果没有得到回应,那么她会不会心中不平,如果,没有人正确引导她,理解她,那么她会不会用自己的方式谋求关注?
曾经看过这样的新闻,姐姐因为妈妈关注点都在弟弟身上,内心崩溃,一天,亲手将弟弟杀害。
每个当父母的家长,真的关注你孩子的真实需求了吗?关注后,真的想办法去合理引导了吗?也许你会说,我家就一个孩子,我已经学着好好引导孩子了,然而,一个孩子的自卑,也许就在一次次你对他的强势中,不理解中,形成了。
你以为的为他好,为了他不出去工作,或者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拼命工作,却时常把自己这么难,还不都是为了你挂在嘴边。你不让他谈恋爱,告诉他怎么这么不听话,却对早恋,两性关系话题羞于启齿。你这样做,真的能为他好吗?
说与做,同样重要,为人父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一点都不能马虎。
有人说,为人父母,更像是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又更像是一场修行,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