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顾东桥书》32.11心得感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答顾东桥书》32.11心得感悟

【原文】

来书云:“谓《大学》格物之说,专求本心,犹可牵合。至于《六经》、《四书》所载多闻多见,前言往行,好古敏求,博学审问,温故知新,博学详说,好问好察,是皆明白求于事为之际,资于论说之间者。用功节目固不容紊矣。”

格物之义,前已详悉,牵合之疑,想已不俟复解矣。至于多闻多见,乃孔子因子张之务外好高,徒欲以多闻多见为学,而不能求诸其心,以阙疑殆,此其言行所以不免于尤悔,而所谓见闻者,适以资其务外好高而已。盖所以救子张多闻多见之病,而非以是教之为学也。夫子尝曰: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是犹孟子“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之义也。此言正所以明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耳。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诸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矣,故曰“知之次也。”夫以见闻之知为次,则所谓知之上者果安所指乎?是可以窥圣门致知用力之地矣。夫子谓子贡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非也,予一以贯之。”使诚在于多学而识,则夫子胡乃谬为是说,以欺子贡者邪?一以贯之,非致其良知而何?《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夫以畜其德为心,则凡多识前言往行者,孰非畜德之事。此正知行合一之功矣。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之心理耳。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非若后世广记博诵古人之言词,以为好古,而汲汲然惟以求功名利达之具于外者也。博学审问,前言已尽。温故知新,朱子亦以温故属之尊德性矣。德性岂可以外求哉?惟夫知新必由于温故,而温故乃所以知新,则亦可以验知行之非两节矣。“博学而详说之”者,将以反说约也。若无反约之云,则博学详说者,果何事邪?舜之好问好察,惟以用中而致其精一于道心耳。道心者,良知之谓也。君子之学,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分知行为两事,而果有节目先后之可言也。


【译文】

          来信写道:“先生,您认为《大学》的格物,唯求本心,这还可牵强附会。至于《六经》、《四书》所讲的多闻多见、多知前人言行、好古敏求、博学审问、温故知新、博学详说、好问好察,如此等等,都清楚表明要在处事中求取,在论辨中获得。功夫的节目、顺序是不可紊乱的。”

        有关格物的内涵,前文已作了详细阐述。“牵强附会”的批评,已不必再多作解释。至于说到多闻多见之类,都是孔子针对子张而说。子张好高骛远,认为唯多闻多见才是学问,而不能反求内心以存疑惑,所以,他的言行难免有埋怨和悔恨,而所谓的见闻正好滋长了他好高骛远的缺点。孔子说这番话并不是教导子张去多闻多见,而是为了纠正他那要多闻多见的缺点。孔圣人曾说过:“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这句话与孟子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的意思相近。这些正表明人的德行的良知并不来自于多见多闻。至于“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就是只寻求见闻上的细枝末节,已落入第二义了。因此孔子说是“知之次也”。把见闻方面的知作为次要学问,那么,所谓的主要学问是指什么?从此处,对圣人致知用力的地方我们可以完全窥见了。孔子对子贡说:“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非也,予一以贯之。”若知真在于多学多记,那么,孔子为什么要用这一谬论来欺骗子贡呢?“一以贯之”,不为致良知又为什么?《易经》上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倘若以积累德性为目的,如许多知以前的言行,又何尝不是积累德性的事呢?此正是知行合一的功夫。好古敏求,就是热衷于古人的学问而勤劳迅捷地寻求我心的理。心即理。学,即学这个心。求,即求这个心。孟子讲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并不是如同后世之人,把广记博诵古人的言词当成好古,那仅为迫切追求功名利禄等外表的东西。关于博学审问,前文已讲得很是详细。温故知新,朱熹也说是尊德性的范畴。德性岂能向外寻求?知新必经由温故,温故才可知新,这又可作为知行并非两回事的有力佐证。“博学而详说之”,是为了再返回到至约。若没有返回至约这一论点,那么,博学详说到底是指什么呢?舜的爱问好观察,也仅是用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使道心惟精惟一。道心,即为良知。君子的学问,什么时候离开处事、废弃论说呢?但处事和论说,都是知行合一的功夫,也正是要致其本心的良知,而不与世上那些只用口耳谈说为知的人相似,把知行当两回事看待,如此才真有节目先后可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心得感悟】

        学习《致良知》近一个月了,刚开始觉得都是大道理,一听就明白,以前似乎也听过类似的道理。可是每天读、看、写,用心去体会,慢慢地才感到阳明先生心学的博大精深,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致良知》,去知行合一,每天都有新的收获。今天的文章有几点感悟:

      1、学习不必贪多不化,用心去体会才是为学之道。

        夫子谓子贡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非也,予一以贯之。”我以前也走入误区,到处去学习不同的知识,掌握一点皮毛就自以为是急于表现,而没有深入钻研一门学问,结果样样通样样松,犯了所谓的“多闻多识”之病。曾经在一年内学习了MBA管理、教练技术、私募到上市、东方智慧、佛学、文学、礼仪学、电子学等十多门课程,当时是以为在精进,内心颇有些自鸣得意。可是,正因为心无所住,知识不等于良知,只有真正用心领悟到才会致良知。否则充其量不过是形而上学、流于形式。记得那时候颇引以为豪,逢人便卖弄刚刚学的知识皮毛,甚至常好为人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有点可笑。管理用到实处了吗?又记住了多少知识?学会调适性领导力吗?做到随时迁善了吗?真正可以放下观自在吗?资本思维又用于企业了吗?哎,一声叹息,留下无数个概念术语而已,于事无补!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却未能致良知呢?我的理解是因为知识和良知未能区分好,当然无从去致良知。

      从体用上分,良知是本体,知识是本体发用之物;从先天与后天上分,良知是先天存在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而知识是后天产生的,“必待学而能,必待虑而知”。所以,学者应“务践履以充良知”,通过去恶存善的功夫,去把握人之本体——良知。而我的学习并未去践履,浮于表面,以炫耀知识、包装自己为目的,从根本上、发心上都偏离了方向,当然会“南辕北辙”,徒有虚表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学习要实践落地,知行合一,致良知才是学习目的。

        文章中提出“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分知行为两事,而果有节目先后之可言也。”我们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了?什么是良知?良知是心之本体,是天地自然之法则。良知唯在心中致,离开本体之心则无良知可致。自己的内心是最好的老师,记得香海禅寺的贤宗法师说过,闭上眼睛才能看清世界,其实说的正是去用心看回自己、用心感知天理、去致良知。现在的社会上,常有一些所谓的“大师”,在媒体上夸夸其谈、滔滔不绝,引轻据典,看上去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是事实上呢?有的全是抄袭他人,有的是虚妄之言,有的是唯利是图,有的是移花接木,有的是光说不练,即使口若悬河吹再大的牛皮,又如何去实践真知,从表我回归本我?

          对自己的启示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说多做,拿事实来说话,会更有说服力。今天和一位好友分享,朋友给我的回应是:为什么要去学习,最重要是自己是否对自己真的有成长帮助。做给别人看,别人看了也就忘了。所以,没必要非得让自己为了别人好评那么累,而迷失了自我。另外,有时候说得多做得少,说太多太好反而成了障碍。有时候,你说的太多太好,别人对你的印象越好,但是相处过程中发现你的做法和你说的不一样,大家会很失望,然后觉得你虚伪。因为对你印象太好了,期待太大了,自然投射了。所以,这也是人际很容易出问题的重要关键。讲到了实处,深有同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3、致良知没有旁观者,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全凭自己。

          立平老师分享时说到,“致良知没有旁观者。”如何证明你不是一个旁观者?那就是,你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了至诚无息;你在多大程度上充分地燃烧了你自己的生命;你在多大程度上减少了烦恼和忧虑;你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了信心和希望。我们只有自己全身心投入致良知的修行中,才会进步,靠别人是没有用的。我们习惯每天往外求,所以没有力量,忙于应付。当我们反求诸己,向内求时,我们充满了能量,我们开始闲下来。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阳明先生文章中说“德性岂可以外求哉?”,高尚的人格,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在心上修炼,外求是求不得的,无论是向老师,还是向朋友,甚至向佛祖,求了也是虚妄不真。

        最后借用四合院晓华老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如果全世界都遗弃了我,我还有一颗真心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是修心,修身就是修得一颗光明、纯净、宽广的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874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151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270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37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16评论 5 37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35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61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895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342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5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7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0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18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8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2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376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677评论 2 34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