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因为腾讯新闻,而让自己想有说话的冲动。原来也是在手机上看到,通过QQ推送那些“热门”感觉明知道也是博人眼球的事情,但有时候还是由着自己的好奇心去看看。怀着娱乐的心,打发时间的心也就没多认真,觉得真真假假,也就不必放在心上。
前两天听到爸爸下班说他们商场的经济纠纷,一个要债,一个欠债。现象就是一男子位于楼顶之上,千人围观导致交通瘫痪。
算来算去之间金钱数额一百来万,具体多少或许连当事人都还算不清呢。因为爸爸等人员算是较了解怎么个来龙去脉,也就饭桌上说一下工作周边的事。两句了事了。对于别人家的事情我不是特别爱追问,觉得沉默有时候是一种尊重,也可能是我还小,那个圈子的事情还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
第二天的晚上就又听爸爸说腾讯新闻上一男子跳楼怎样怎样。
怀着想要验证的心情我打开了手机,首先我看的就是小编写的时间地点,没错吻合,再提眼一看标题,“男子在繁华商圈欲跳楼 数千人围观致交通瘫痪”更加确切,可是当我看到下面简短的事件描述我就愣着了。
要钱的人被写成了欠钱的人,因欠100多万外债选择轻生。
简短的一句话,一个标题引来了社会2.3万热评。舆论的效果真强大呀,网络的效应真是心连心呀,更多网友在评论上展开了天马星空的交流,有的甚至还说的热血朝天。
这些人因为仅凭新闻推送,小编的一个标题,一句描数就“沟通”了起来。
我自我总结一下无非也就几种
1.认为跳楼者就是欠外债100多万轻生,感同身受,鼓励主角坚强面对困难,生命的可贵!这类人对待联想起自己的事情,可以感同身受,鼓励他人,度过困难。首先他自己也一定是坚强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他的心理素质是希望健康的人。至少我觉得这种人给我这种看者带来心里的一股暖流。社会上应该多出现这类的新闻评论者。
2.认为跳楼的人自己无能,还不起还借那么多钱,活该,要跳赶紧跳,别阻碍交通,博人眼球求关注。最让我心痛的就是这类人,而且这类冷漠的人还占据大多数比例。他们成为和暖流对抗的冷流,这也是基本素质的一种体现。
可怕的是流动的液体会感染,一人之心无大小,万人之心,就会成为社会的主流。也会成为社会的象征与趋势。不了解事实,不是他们的错。可是连思考的能力都没有,直接下判断。
这类人,将别人跳楼的这种行为下意识定义为博人眼球;认为欠账一百多万就是自己无能,还不起就别借。如果真的是这么简单的逻辑关系就搞定的话,哪还有那么多经济纠纷案例。难道还不起就该死吗?生命是这么的讲究该死还是该活吗?我们每个人有什么资格评价别人的生死;这类人是觉得跳楼的人不要装模做样,要跳赶紧跳,别人跳完一摊血迹,自己好赶紧回家吃饭是吧。
千人交通瘫痪是人群密集必然导致。人群围观是社会人自然产生对焦点事物关注的正常态度。我相信大多数现场人群还是持有担心紧张不愿悲剧发生的态度。
密集的人群造成的效应也会给跳楼者带来关注与思考,也能起到挽救的力量。
3.闲来无事,哪都有他们,想蹭点新闻的热度在评论中发泄自己现实的不满,遇事的遭遇。我不知道该为他们遇事愚笨的处事态度而无奈,还是该对他们这种挣扎在舆论中过的人而感动悲哀。
什么是新闻?
我记得什么是新闻,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专门学过新闻,记得新闻有什么几要素。记得最清楚一个特点就是新闻的真实性。
我特意上网重新认证一下: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特点:真实性,简明性,及时性。不管哪一种权威的解释都是强调在真实的基础上。
可是现在我很疑惑的是,只有新闻联播给了我真实的新闻的定义,可是因为某些原因社会上大多数群体却很少观看。而什么别的**新闻,前面加一个品名的前缀,怎么就改变了新闻的定义呢。
要钱的被写成了欠钱的,我理解时间紧急的报道可能无法准确地了解事情的具体原因,但采访视频中明明由市民讲到跳楼者是要钱的,屡要屡败,才出此下册给欠钱者社会压力。可能撰写人也怀疑市民讲话的真实性。就自己撰写了。也或者是自己不小心的失误。
浮躁的信息时代,过于追求效应,而忘记作为一个新闻媒体传播者,所具备的素质与态度。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社会的信息媒体发展应该发扬它的优势,为社会的发展锦上添花,而不只是关心自己经济的增长。更应该关注国民素质的培养。
信息时代的所有,联系的实在太紧密了,足不出户,接收天下之事。信息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效应,他的威力实在是不可小觑。
真实有效的信息可以培养人的批判思考意识。真实地揭露丑恶,赞扬美好,请考虑一下社会思想的发展趋势吧!
这些媒体请你们为社会做点抵抗冷流丑恶的贡献吧!毕竟你们很直接的掌握并利用了人们的心理弱点。使大家关注着你们每天所极力推荐的信息。所以我相信你们依旧可以引导社会普通人的价值所向,道德所向!